无病无灾的李隆基,在此时如风烛残年一般。
殿下的文武大臣连大气都不敢多喘一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忧虑。
他们最难接受李瑄东进京兆,带来噩梦一样的统治!
“朕亲自挂帅,御驾亲征!”
李隆基突然从榻上起身,他瞪大眼睛,咬牙下诏:“朕会让太子监国!”
文臣武将皆不可思议地望着李隆基。
要是有十万大军还可。
但长安已经没有兵马了,想在京兆继续召兵,还需要一定时间。
“陛下万万不可,您是天子,怎能以万圣之尊,亲临前线呢!
国不可一日无君呐!”
杨国忠一听就急了,他噗通一下跪地,劝李隆基收回成命。
太子监国,他还会有活路吗?
怕是李隆基刚离开,李亨就会在大臣们都怂恿将他杀死。
李亨也一定会干这种获取名望的事情。
此时的兴庆殿的最前方,站着一个本不该在此的人物。
太子李亨!
这是李亨太子以来,李隆基首次批准他参与朝政。
说明李隆基御驾亲征的想法,可能不再是说说而已。
李亨心中窃喜,二十年了,他终于站在这里。
但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站在这下面。
“陛下不可……国家危难,天子应该坐镇中央。”
“陛下万万不可……”
杨国忠的党羽也站出来跪在地上劝谏。
直到现在,还有大臣认为潼关能守住。
毕竟大家都去过洛阳,“飞鸟不可渡”
的天下第一雄关,深入人心。
但不管是哥舒翰,还是郭子仪、李光弼,都提出据险而守,持久疲敌,伺机而出的战略,可杨国忠只为自己,根本不听。
现在杨国忠就是抱着能活一天是一天,能富贵一天是一天的心思。
只要他还有权力,哪管两京古道的饿殍遍地?
“安贼一胡儿,竟然践踏我大唐之宫殿,淫乱宫女嫔妃。
有唐一百四十年来,从未有过如此奇耻大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虽老,但也想有光复洛阳的志向。
将士们见我御驾亲征,定会人人拼死,将安贼打败,将祖宗的基业夺回来!”
李隆基没有被杨国忠的劝谏所动。
“太子,请您劝说一下陛下啊!”
杨国忠看自己的劝谏没用,眼睛一转,反其道而行之向李亨说道。
李亨太想监国了,听李隆基这么一说,他耐不住性子,以为机会来了,向杨国忠发难:“启奏陛下,安禄山深受朝廷恩宠,造反毫无道理可言,右相与安禄山不和,以至于积怨越来越深,总想置安禄山于死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