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变法以后的亲信,先后被杨国忠找个理由罢免,现在剩下的变革派官吏,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比较坚挺的大臣,且和杨国忠对着干的,只剩下李岘一人。
李岘是京兆尹,由于信佛,还是宗室,几乎无欲无求,杨国忠很难找到把柄。
地方上官吏求官,只要巴结好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钱给到位,她们就会知会杨国忠一声,给其加官进爵。
风气一旦改变,再也难以遏制。
是以四方赂赠者,辐凑其门,熙熙攘攘,朝夕如市。
而一切后果,都由地方的百姓承担,靠贿赂而来的太守,能指望他们爱戴百姓吗?
去年的时候,杨国忠发动南诏之战。
信誓旦旦让鲜于仲通进攻南诏,结果大败而回,士卒死伤惨重。
但杨国忠隐瞒战败,向李隆基说小胜,只是兵力不足,可从京兆地区招募兵马,再攻南诏。
传言南诏多瘴气,九死一生,而且杨国忠名声已经臭了,没有人愿意信服,所以都不应招。
杨国忠只能强行让地方招募,否则用加赋税,不得租借常平粮仓威胁。
无奈,百姓只能将儿子送到战场上。
杜甫正在长安,看到这一幕,写下撼动千古的《兵车行》。
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到干云霄……
杜甫对执政者一顿痛骂,对李隆基一顿批评后,又话锋一转: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前文人哭,后面鬼哭。
令人心碎,令人落泪。
骂杨国忠无能,李隆基穷兵黩武,预测了此征南诏,还是大败。
只是这篇诗歌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问世,这不是盛世的音符,就算李隆基不杀杜甫,杨氏也会不顾一切干掉杜甫。
为求胜战,杨国忠腆着脸,还下令吐蕃进攻南诏。
玛祥·仲巴杰表面同意杨国忠,实则心怀鬼胎。
他只是像模像样地出兵。
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宰相,他是畏惧李瑄,但杨国忠是什么货色?
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吐蕃的国力有一定恢复,又有五万吐蕃男子符合年龄,加入军队。
唐军以李宓为主帅,刚刚出发前往剑南。
估计这场战斗到明年才会开始。
这一次,杨国忠充满信心,他还下令剑南其他少数民族参战。
因为安禄山的大胜,显得有点咄咄逼人,他与安禄山的矛盾越来越深。
大唐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从皇帝到权贵,一步步将唐王朝推向深渊。
回望开元,百姓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差。
主要是权贵们奢靡无度,以五杨和杨国忠为代表的权贵,动辄丢弃万贯,挥金如土。
五杨的奢靡跋扈,百姓们看在眼里,因此也有歌谣传出: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妆门楣。
这一日,五杨依旧按惯例前往广运潭踏春。
同时,还邀请李隆基和杨玉环一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