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礼数有一点不符合安禄山的心意,再遭受殴打。
严庄也悔不当初,怎么会辅佐安禄山这个匹夫。
虽然安禄山已经当皇帝,但若一直是这个脾气,迟早离心离德,不可长久。
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是后期昏庸的。
哪有开国皇帝几个月不到,就成这样?
早知道李瑄也会谋反,他就去投靠李瑄了。
“潼关久攻不下,河北无法安稳,武令珣有没有攻下南阳诸郡的能力?如果不行,早些计划退守幽州吧!
让李瑄小儿与贼唐争胜负,我们再寻求卷土重来的机会。”
安禄山向严庄说道。
他在没发病的时候,还是能忍住听取严庄的意见。
当病痛折磨的不行时,他就会不管不顾。
“陛下,我们现在的兵马数十万,仅仅幽州一地,不足以养兵自重。
自古英雄统一天下,非三两年之功而成,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严庄心中无语,既然已经南下,哪还有回头路可言。
特别是他们军中处于优势,两次进攻潼关失败,不过是些许受挫。
即便难以攻下潼关,他们也可以守住陕州,扼制两关古道,将唐王朝堵在关中地区。
等河北肃清,先拿下南阳诸郡,再拿下江淮赋税、人口重地,他们就占据半壁江山。
得中原者得天下。
严庄一直对自己的规划很有信心,奈何安禄山瞻前顾后,性格出问题。
“陛下现在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切不可半途而废。
行百步者半九十,臣相信陛下迟早能统御寰宇,建立煌煌大燕。”
跪在地上的严庄再次拱手说道。
“西面的李瑄小儿,怕是准备已久。
他奸诈狡猾,比伪皇李隆基还难对付。
朕怀疑河西军、陇右军不能阻挡他,让他先拿下长安。”
安禄山忧心的说道。
李瑄要远征在波斯大食,安禄山还不甚畏惧。
因为李瑄想要调兵回来需要一两年时间,师老兵疲下,肯定不是燕云铁骑的对手。
但李瑄的突然叛变大唐,让安禄山对李瑄的印象改观。
本来李瑄在安禄山心中,是一个光明磊落,颇有手腕,且又骁勇善战的忠臣,现李瑄在安禄山心中黑化,连回忆的笑容都变得邪恶。
他在李隆基、杨玉环面前扮演小丑,搏取欢心。
李瑄在李隆基、杨玉环面前扮演为国为民的忠臣。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谁更技高一筹?
安禄山多次与李瑄接触,即便部下猛将嚷嚷着将李瑄拉下神坛,谋士用眼光短浅的项羽预示其迟早败在垓下,但李瑄的叛乱,使安禄山不认为李瑄是项羽。
他害怕了!
所以比历史上更提前回幽州固守。
“臣也认为李瑄能拿下长安。
河西、陇右将领,大都是李瑄一手栽培,他们八成不会反抗李瑄。
但只要我军在陕郡设防,凭借易守难攻的地形,完全可以阻碍李瑄进入中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