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阴沉沉的,大雪迟早会到。
等大雪降临,积雪到一定厚度,就是他们撤军的时候。
吐蕃生长在雪域高原,虽然大雪也影响他们的行进,但他们熟悉路程,在大雪中多次会盟、出行古道。
如此,唐军有朔方来的兵马,不一定敢深入,就算深入追击,吐蕃士兵更耐苦寒,也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听着外面的人喊马嘶,尺带珠丹心中在滴血,他同意没庐穷桑倭儿芒的建议。
他令人将没庐穷桑倭儿芒抬入大帐中,服用温汤、药物,好生调养。
……
大非川外,唐军围堵的三万吐蕃骑兵,一次次尝试冲击唐军的堵截,但每一次都有大批战马被迫停下,被陌刀军和重甲步兵围攻歼灭。
上万强弩分五个方阵,在吐蕃大非川营寨两里外。
既是在防御吐蕃步兵来支援,也是防止突围出的漏网之鱼。
上万架强弩,即便突围出百骑,也会被轻易射杀。
而唐军显然高估了吐蕃赞普和将帅的勇气。
他们在数里外看着自家骑兵被围堵,无动于衷。
唐军营寨的步兵也挺着长枪、长矛,截住吐蕃骑兵想要向北突围的路。
因为从北面突围,绕过青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部分吐蕃骑兵较为坚强,一直未向唐军投降。
哪怕是李瑄亲率亲卫,不断冲阵。
哥舒翰更是因为长时间鏖战,长枪都被折断,他不换兵器,手持半截长枪,依然在吐蕃骑兵队伍中勇猛冲击,受将士们惊叹。
哥舒翰四十岁才浪子回头,带着自己的家奴左车从军。
之前在渔海之战,虽有一点威名,但在军中还不太够看。
受李瑄的推荐和信任,哥舒翰才被河陇所知。
而今日之战,哥舒翰的声名将更上一层楼。
唐军的其他猛将几乎都聚集在这里,带着亲卫冲锋。
他们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内,能从容调转马头,而吐蕃骑兵只能撞在唐军步兵的长枪上。
主力近在咫尺,却没有支援,令这些精锐的吐蕃武士心寒。
一连十几次未冲破防御,使吐蕃骑士身体和心理倍受打击。
直到天黑,剩下的两万骑已经无法再跑起来。
前后的步兵将他们包围得跟铁桶一样。
在李瑄的指挥下,唐军骑兵也分批次撤出战场。
全由十余万步兵,将吐蕃骑兵围住。
唐军不是胡乱包围,而是有条不紊,组成二百多个步兵方阵,一层递一层,如八卦一样,强弩手回归到四面八方。
而唐军的骑兵,分别在步兵大阵的左翼、右翼、后方。
此时,就算尺带珠丹有营救部下的心思,也无力回天。
唐军强弩在步兵的掩护下,向靶子一样的吐蕃骑兵射击。
“嘣嘣嘣……”
伴随着擘张弩的离弦之音,人马不断地倒下,惨叫声不绝于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