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长老觉得我是为了天下苍生?那未免太高看我了。”
萧九对古崇的话不知可否,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抬高自己。
只见古崇闻言微微一笑,轻轻摇晃着脑袋却没有搭话,而是转移话题说起了此行的正事。
“萧大人能否退兵?老朽可以保证,三年之内豫州不会对羊城用兵,若是战事一起,最终受苦的依旧是百姓。”
对于古崇的提议,萧九很是心动,可心中同样清楚,保证的话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并不适用。
见萧九没有搭话,古崇很明白对方心中想的什么,可自己也没有办法让对方相信自己。
纵观历史,书写的都是成王败寇,若是天下人都讲一个信义,也不至于会有战争。
谈判一时间陷入僵局,思虑良久之后,萧九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只要豫州军从直隶撤军,他们的羊城兵马也会返回,不会进攻豫州以及豫州境内的郡县。
可这都是古崇所不能接受的,所以这场早就注定了结局的谈判就此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古崇心中有很多想法,其中最惊讶的莫过于萧九太年轻了,可城府却深不见底。
若是古崇不是这副衰老的模样,他有信心让整个豫州乃至北境的百姓吃上饱饭。
可现在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倒是眼前敌对的萧九,从他只言片语间能想象到他心中勾勒出的蓝图。
二人之所以走上互相对立的立场,并非简单的领土之争,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的不同。
其实最早在萧九陵水县起事时古崇就密切关注过,这个年轻人似乎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却都能一一实现。
包括后来古崇在豫州境内进行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萧九的模式。
可古崇终究受限制于这个时代,例如萧九的一些有关官商、行政方面的政策都是他所不能理解的。
在古崇的心里,所谓的治世,就是百姓都有地种,都能吃上一口饱饭,二人思想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今谈判不欢而散,马上就要刀兵相见了,古崇仰望着昏暗的天空,忍不住咳嗦了两声。
那名搀扶着古崇的青年见状赶紧上前,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古长老,身体为重啊。”
听着伺候自己起居的青年关心说道,古崇只是轻轻挥手,嘴里说着不打紧,可他心里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第二日一早,摆好阵势的两方人马开始展开了正面较量。
犹豫豫州军占据着人数优势,军队被划分成八支行营,呈乾坤八字的军阵排布开来。
只是为了防备萧九一方的大炮,军队中的有识之士将阵法改进,士兵、行营间的距离变得更加宽阔。
这次萧九虽然御驾亲征,可挂帅的却是军长金子。
金子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事,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将才,性格也是越发沉稳。
在观看对方阵型之后,当即决定收拢各营士兵聚集一处,采用一种比较保守的打法。
按照萧字营的惯例,在战争开打之前必然是炮火洗地,萧九仗着自己有钱根本不在意一两门炮弹的得失,直接一股脑的无差别打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