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比起以往要暖和不少,羊城郡也随着一场瑞雪的降临举办了第一个年会。
如今的萧九已经可以称的上是一方霸主,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也有了一丝安身立命的本钱。
不说手下萧字营各部的士兵已经不下八万,光说羊城郡、陵水县、渔郡境内的百姓就已经有一百五十万余人。
最初时因为北境旱灾,三地百姓还没有这么多,可随着萧九的崛起以及一系列土改政策吸引了一大批逃荒的难民纷纷投奔。
当别的地方的百姓还在为一口吃的犯愁时,萧九治下的百姓已经过上了往日里不敢想象的富足生活。
其中最大的助力,莫过于陵水商队带动的当地纺织、食品、冶铁工厂的开办,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当这些进入工厂务工的人员有了钱,又会带动当地消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若说萧九一年之前还在为如何养活治下百姓发愁,现在府库里囤积的粮食已经足够两三年的消耗。
现在萧九最缺的,就是人口,只有拥有大量人口才能将劳动力的空缺填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腾飞。
这次的年会上,萧九召集了不少官员武将,像是集团内的高层除了金子需要驻守渔郡抽不开身外基本全部到齐。
就连已经退休成为萧九府上管家的老马都出席在列,和一众曾经的老伙计热络地畅聊。
最开始跟随萧九从野兔山上起家地那些山匪或成为一方武将,或成为陵水商会地督导组头目,自身地位尊崇地同时大多已经成家立业。
只用了短短三年的光景,萧九就让曾经对他们许下的承诺一一变为现实,所以这群人无疑是对萧九崇拜的几乎盲从。
就连那野狼山上的虾爬子,也在萧九崛起之后彻底咸鱼翻身,成了金子手底下的偏将,此次代表渔郡前来参加年会。
像是与萧九合作赚到第一桶金的李家镇众人,也大多因为李立的原因选择经商,成为陵水商队的一员。
原本破落的小镇子,此时更是成为了陵水县修缮最好的地方,在青州军肆虐之前,一栋栋二层楼房都修到了镇子口的路上。
跟着萧九一路走来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发了财,那些分到土地的寻常百姓在获得土地之后同样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不说现在这些百姓家中有多少余粮,起码自从萧九执政以来,再也没有过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萧九的个人威望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顶点。
特别是现在京都被起义军攻破,天下间没有一个名义上的共主,导致民间拥戴萧九称王的呼声极高。
但萧九面对治下群众的鼎力支持,却是出乎预料的拒绝了手下官员的提议进位称王。
毕竟熟读历史的萧九知道,在这个风口浪尖谁先称王自立,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只有慢慢积蓄自身实力才是王道。
羊城郡守府中,除了从政的官员和军中的武将之外,陵水商队作为萧九的钱袋子自然不会缺席。
商会中能力出众的一些成员也有幸参加萧九举办的第一次年会,让一些原本看不起商人的文人大跌眼镜。
毕竟在此之前,不管是大夏还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商人的地位都是十分低贱的,或许那些社会顶层的精英会在暗地里通过商业掠取利益,可谁都不会将这些摆在明面上。
正是萧九将陵水商队开遍了中原各地,才可是让这个时代的诸侯们开始第一次正眼审视商业的价值。
随着宴会的开始,一道道精美的饭菜被纷纷送了上来,这些宾客也开始大快朵颐,在席间畅所欲言地开心交谈,现场一片热闹。
待酒席吃到一半,主座上的萧九也开始宣布新一年里的诸多政策和军队改组计划。
首先便是将渔郡和陵水县统一划归羊城郡,三者之间不再有任何有任何地域隔阂,一切政令都依据羊城郡府为准。
这一点虽然萧九现在才开始颁布明文条例,可早已成为众人心照不宣的事实,所以并没有什么意外。
第二条就是策划第改变现有的军事体制,将下辖属地内所有军队划分为三个四个军区。
第一军区自然是由萧九直接管辖的羊城郡府,统辖四万兵马,建设军营由萧九兼任军长。
第二军区则是陵水军区,军长张奔,统兵两万,负责陵水县辖区内的军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