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沾染着枯黄的稻草,冬天的风带着血腥的咸味,虎牙关也铸造了新的秩序。
如流水般的车马托起一具具尸体向城东聚集,正准备集中焚毁,不时还会传来一两声呜咽。
昨夜云弼率领本部兵马夜袭,禁军校尉直接被一箭射死,从此关内禁军大乱。
当朱琮的人头被云弼拴在战马上传阅三军,那些原本支持朱琮的禁军将领也都失去了主心骨。
关内禁军本是一家,之前戎族入侵时还一起在城楼上共同浴血奋战。
除了朱琮本部的三千多兵马在云弼夜袭时殊死抵抗之外,其余禁军基本都在云弼兵马来到之前就选择了跪地投降。
就这样,云弼轻而易举的吃掉了朱琮残部,彻底控制住了虎牙关。
而之前被云弼派去卧底的老将陆仁义,也被彻底扶正,成为禁军中的二把手。
一切来的太过突然,云弼接收的过程也异常顺利。
没有了朱琮与云弼作对,哪怕关内依旧还有一些反对他的声音,也已经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云弼整顿好虎牙关内禁军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挥军南下。
现在关内军营中的粮草已经不多,若是任由消耗下去,吃不饱肚子的士兵势必会产生兵变。
云弼不想承认灭亡了大夏的京都起义军,现在大权在握,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复国。
如今虎牙关内虽然只有区区三万余人,可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奇袭京都自然不在话下。
所以在安顿好军营内大小部众之后,云弼就下达了南下的军令。
走到如今这一步,云弼已经无法回头,若不继续往前走就只有死路一条。
也许有人会说云弼这种行为是一种内斗,可纵观历史,古往今来又有哪一个当权者是不踩着累累白骨才登上宝座?
为了不让关内兵变的消息泄露出去,云弼在军令下达之后一支两万人的队伍悄悄出城。
这次前往京都,由云弼亲自带队,副将陆仁义带着一万士兵留守虎牙关防止伺机而动的草原人卷土重来。
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展开,豫州那边也有了新的动静。
豫州,郡城。
此时郡城内不复往日的平静,一队队起义军士兵不断在街头巷尾来回巡逻。
从今日起,豫州彻底变天了。
之前京都内一家独大的华东意外身死,城内分裂成数个小势力的各路义军都在忙着争权夺利。
先是将本钱压在了华东身上的以赵清河为代表的一众世家算是彻底成了这群匪兵的钱袋子。
这群良莠不齐的起义军先是勒索当地世家大族一些钱粮,之后更是直接变成了名抢。
原本作为座上宾的世家成了待宰的肥猪,不知何时就有屠刀挥下让他们家破人亡。
豫州神火教大祭司古崇也是看准了时机,直接清缴豫州境内大小世家,连同盘踞在乡镇村庄的地主乡绅也一应拔出。
古崇终究是农民出身,深知百姓疾苦。
当年聚拢教众推翻大夏之时,或许古崇没想到果子会被蛀虫般的世家窃取果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