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7年三月??魏曹芳正始八年,汉刘禅再兴十年,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
魏国许都?城门外
邓艾父子带着数百衣甲残破、旌旗凋零、狼狈不堪的士兵回到了魏国,见到司马父子亲自来应,急忙下拜请罪道:“邓艾当年领五千兵出子午谷扰乱汉中,又奉命带羌人渡阴平偷袭成都,对峙半年所得土地尽失,五千弟兄如今只剩三百余人,向太傅请罪。”
司马懿忙扶起道:“士载何出此言?蜀贼数年来军锋正盛,亏得你等扰乱其后路,且是老夫调兵有误才致铁笼山之败,不能及时派兵入川呼应。
士载率将士们数年来深入羌地,栉风沐雨、出生入死,功劳卓著怎说是罪?”
令厚赐金帛凡归来大小军校一律升迁;邓艾父子、谢珍解宝等俱封亭侯。
厚奠师纂、王瓘,封赏其家人官爵田地。
阵亡士卒家属也厚加抚慰。
邓艾奉命休息数日后来见司马懿,司马懿问计,邓艾道:“如今东吴争夺储位内乱,定然无心犯境。
所虑者蜀也。
蜀国经过羌军之乱,这两年国力已然回复,需防犯境。”
司马懿笑道:“所见略同,士载说说当如何防备?”
邓艾道:“如今蜀主尚在成都,倘若他来长安,便很可能大举来犯。
需防备者两路,一路函谷关,现在郭淮把守已经和姜维对抗多时;一路便是从上庸取宛城,前些年刘禅自作聪明毁了上庸,这些年连续攻打函谷关不利,他多半会动上庸的主意。
末将敢请命去上庸驻守,可保无忧。”
司马懿大喜道:“士载愿去再好不过了,宛城还有陈泰、司马望二人助你。
如此尽可以防备蜀国。
我等只需静待时机,待东吴内讧国力大衰,机会便来了。”
下面草稿,更新中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
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