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试探燕王——司马昭无理——曹芳衣带诏——张缉反叛——张皇后处死——曹芳起兵——韩龙弑君
下为本章草稿,更新中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公元254年)
[1]春,二月,杀中书令李丰。
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
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
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尚书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选尚齐长公主。
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
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
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
丰在中书二岁,帝数召丰与语,不知所说。
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以实告;师怒,以刀钚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按治,云:“丰与横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诛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耳。
’”
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车骑将军;玄、辑皆知其谋。”
庚戍,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1]春季,二月,魏国杀中书令李丰。
当初,李丰十七八岁时,已经颇有清雅之名,海内人士交口称誉。
他的父亲太仆李恢不愿让他这样,所以就令他闭门谢客,不与人往来。
曹爽独揽朝政时,司马懿称病不出,当时李丰任尚书仆射,就在曹爽、司马懿二人之中周旋反覆,因此没有与曹爽一起被诛杀。
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齐长公主为妻。
司马师主持朝政时,任命李丰为中书令。
当时,太常夏侯玄在天下极有威望,但因为与曹爽是亲戚,不能担任有权势的职位,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张缉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免去郡守闲居在家,他也很不得意;李丰与夏侯玄和张缉关系十分亲密。
司马师虽然提拔了李丰,但李丰心里更为看重夏侯玄。
李丰担任中书令的两年中,皇帝多次召见李丰一起交谈,但不知说些什么。
司马师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所以请李丰来相见,向他询问,但李丰却不以实言相告;司马师勃然大怒,就用刀把上的铁环捶死了李丰,把尸体送交廷尉,接送又逮捕了李丰之子李韬和夏侯玄、张缉等人,都送交廷尉收监。
钟毓负责审讯治狱,他说:“李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宫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陰谋策划说:‘拜贵人的那天,各营的兵力都把守在宫门口,陛下临近前廊时,借此机会共同侍奉陛下,再率领众官兵士,近前去诛杀大将军;陛下如果不听从,就要挟持着他离开。
’”
又说:“他们陰谋商定以夏侯玄为大将军,张缉为骠骑将军;夏侯玄、张缉都知道这个陰谋。”
庚戌(二十二日),诛杀李韬、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李贤等人,并诛灭三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
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陽许允谓玄曰:“无复忧矣!”
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
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
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钟毓自临治之。
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
卿为令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
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
及就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
夏侯霸投奔蜀国时,曾邀请夏侯玄和他一同去,但夏侯玄没有听从。
等司马懿去世,中领军高陽人许允对夏侯玄说:“以后不用再忧虑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