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六月?吴赤乌十二年??建业?东吴皇宫
孙权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武卫都尉孙峻在他身边,经过了两宫之争,东吴人才内耗巨大,朱然,吕岱,全琮,步骘,陆逊这些东吴有威望的军政支柱或老或死。
孙权自己也觉得身体衰朽,需要提前预立后事了。
孙峻是东吴皇族晚辈,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的孙子,散骑侍郎孙恭的儿子。
骁勇果敢,精明强干,是孙权晚年能信任的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
孙权叹道:“真是天不助我东吴,登儿走了,后面的一个个不争气不说,大臣里也没几个让朕放心的人物,不是太老,便是无能!
朕看这诸葛恪还算能干,几件大事他完成的都不错,但他父亲诸葛瑾临终嘱咐朕别重用他,他叔叔孔明也不看好他,肯定是有道理的,朕听说吕岱,陆逊曾劝导过他,他在长辈面前竟然毫不知道谦逊,还反唇相讥。”
下面草稿,更新中
[251年],孙权久病,而太子孙亮年纪还小,便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的身份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总统军国大事。
[252年],孙权病危,召见诸葛恪、孙弘,以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嘱托后事。
第二天,孙权去世。
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害怕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
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治丧。
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
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
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民众无不高兴。
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好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
少知名。
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宾友。
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
恪父瑾面长似驴。
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竺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绩其下曰:“之驴。”
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
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
对曰:“臣父为优。”
权问其故。
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
权又大噱。
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
曰:“此非养老之礼也。”
权曰:“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
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
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