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七点文学>狼烟起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充(第2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充(第2页)

于是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有能力为帝国纳税的巨富,越能够轻易找到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免税,而光荣的纳税义务,则绝大部分由没那么有能力的普通人承担。

国家的开支摆在那里:朝廷要运转、军队要吃饭、河道要治理、衙门要修缮……还有,别忘了那群“爱民如子”

的官员和“急公好义”

的胥吏们两袖清风的“清贫”

生活!

钱从哪里来呢?

摊到没办法免税的人头上。

最早的田赋是实物税:你种田就交粮食、你种棉就交布匹。

这里面当然有花头,最著名的是“淋尖踢斛”

缴纳米麦时,官府的标准计量器叫做“斛”

,一种口小底大的四方形容器,明朝一斛算六十斤——之所以不用秤,是怕里面掺了土块之类的杂质,把米麦倒进斛里,可以当面校验质量。

纳粮的百姓把粮食倒进斛中,要高出斛口,形成一个尖堆。

随后负责的官员会飞起一脚,狠踹在斛上——洒落下来的,便落入自己腰包。

为了这一脚,这帮爱民如子可都曾下足了苦功夫,有的平日里踹树,树干纹丝不动树叶簌簌而落者为上佳;有的练踹门,无论啥样的木门,一脚踹开也可算小有所成;功夫还没练好的,往往会采取助跑的方式!

这不是什么潜规则,而是明规矩——很多大名鼎鼎的正面形象,如“三杨”

,甚至张居正,初入宦场时都做过的。

在大明,踢功是官场必修课——基层小吏要踢斛,当了大官得会踢皮球。

单单是淋尖踢斛,其实胡广福们也没啥意见——饭食里多掺几顿野菜就是了,没什么。

但杂税永远会多过正税:官府哪天说治水,会来找你要钱、说修路,也会来找你要钱、襄王大婚,胡广福也得掏钱!

官府的朝会乡饮、祭山神河神、各级官员迎来送往、科举时生员赴考的津贴……费用最后都要落到胡广福们的头上!

耕田要养牛,养牛要交牛税、养猪卖钱要交猪税,到后来,养几只下蛋的鸭子也要交鸭税!

所有这些税,大多要以实物的形式缴纳,胡广福有些吃不消了。

最让胡广福欲哭无泪还不是这些,而是力役,也就是徭役和劳役。

十几年前荆州府江陵水患,胡广福的爹胡二被征了徭役,人去了就没回,连尸身都没捞上来。

为了养大还没成年的自己,原本有二十几亩田的胡家只好卖地,等胡广福长大,祖田便只剩下七亩多了。

徭役轻易赶不上,可劳役却跑不掉:修城墙铺官道扩建王府运送漕粮……都要征民。

不仅白干活不给钱,还要自带干粮工具,少则个把月,多的三五个月也正常。

而且,永远会挑农忙的时分征发——胥吏们知道,这时候下去拉人,能榨出最多的油水:除非实在没钱的,都会给自己塞红包。

谁去谁不去,还不就是随手一指的事?

再后来,朝廷出了个一条鞭法:不再征收实物,也不再任性征发劳役,一律按各户的土地多少折算成银两上缴。

胡广福长出了一口气——《鱼鳞册》*上白纸黑字写着自己七亩多地,该缴多少明明白白,淋尖踢斛的粮食省下来了,也不用随时提心吊胆怕被抓去服劳役了!

不止如此,听说,以后再有人去服劳役,官府还会从摊到田亩的费用里拨银发工钱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qidwx.com
最新小说:穿书女配修仙日常全文阅读裂婚 第301章和情敌扯证了gl百度资源予我心安 何兮 txt穿书女配修仙日常缅北往事穿书反派的四合院随身一洞天泡泡中文特工传奇之重明百度资源娱乐演员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最新章节列表快穿之倾九 仙楂和情敌扯证了吗gl公主薄情番外每天醒来都在凶案现场的推荐穿书女配修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