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
一九六三年八月八日,刚刚立秋。
天气睛热,说三伏在秋,就是第三伏末在立秋后。
三伏天是可怕的,秋老虎也会咬人。
只要是有太阳,地面的温度就高,连空气都是热的。
张平安死命地往上拉,费尽吃奶的力气。
才把大半车煤拉上了坡。
车刚停稳,张平安就感到喉管冒烟——渴!
身上散发的热气,可以用来蒸熟一笼馒头。
买点煤真不易,没有人帮忙,上这个二十多度的钭坡,真会把人累坏。
他想身上散发的热气若可以收集起来用于蒸馒头多好哇!
想解不了饿,更解不了渴!
喉管里冒出的火得用水熄灭!
出了那么多汗,身体得补充水份,可水在哪里?早上出来匆忙竟忘记带水。
抬头一看,前面树荫下,一木桌上摆满了杯子,平安走上前去,端起杯子一看:凉茶!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嘴边送,“骨碌骨碌”
一口气喝干了一杯。
放下空杯又端起一杯往口中倒,突然看见一小姑娘正望着自己,喝了一口问:“这水是你的吗?”
“不是我的,难道是你的?”
小姑娘硬棒棒地回了一句。
“啊!
多少钱一杯,我给你钱!”
张平安左手把杯子往口里送,右手不自觉地伸手去掏口袋——口袋是空的,没有摸到钱。
可第二杯水又喝了一大半。
张平安有点慌神了:怎么好向小姑娘交待!
赵金菊看清了张平安的蠢态,马上和颜悦色地对张平安说:“没带钱?不要紧的,不就是两杯水嘛,喝吧,没关系的!”
张平安水是喝下去了,喉咙处的火己经浇灭,可身上头上的汗又冒出来了。
凉茶那来的热,不至于惊出冷汗吧?张平安估计,不问价钱就冒冒失失地喝了人家两杯凉茶。
人家会不高兴的,没想到小姑娘竟然说不要紧。
张平安有点不好意思,似乎有欺负小姑娘之嫌。
走也不是,不走又不行,进退两难。
“大哥!
你走吧,不要紧的!”
赵金菊看到张平安那踌躇不定的样子,就主动请他走。
“对不起!
今天没带钱,下次给吧!”
张平安总算找到“下次给”
的台价。
“请问你贵姓?”
张平安还是问了声小姑娘。
“赵记茶亭!”
赵金菊用手指了指门上——并不是什么门。
只是一凉蓬亭子。
是用四根小圆木,支上一块油布及几根小横方绑扎而成。
所谓门上即小横方上有四个大字:赵记茶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