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时局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的。
甚至可以说,颇具有几分戏剧性。
就在黄台吉纠集大军,准备给榆林的守军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的时候,板升城却有了很大的变故。
为了打击报复楚行,黄台吉集合了女真精锐,蒙古精锐,觉得山西自顾不暇,没有人能是自己的对手,便留下多尔衮守板升城,自己率领精锐兵马直逼榆林而来。
老十四也是带兵打仗多年的人物了,带兵冲锋可能兵不咋地,但是胜在是自己人,而且作战经验丰富,留下老十四镇守板升城,黄台吉自然放心。
只是黄台吉不知道的是,板升城内,很多人是因为楚行和林丹汗的仁政,才汇聚过去的,如今黄台吉来了之后,不仅仅仁政没有了,还要被带到女真人的地盘上去过苦日子。
这帮人心里能痛快那就有鬼了。
待黄台吉一走,多尔衮暴虐的性子立刻展现无疑,对当地的百姓凌虐压榨,让众人苦不堪言。
这些人大多都是胆大包天,敢来板升城寻条活路,谁在乎他多尔衮是谁?
一来二去,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多尔衮亲自率领军队去镇压,却不料平山墩的细作暗中使用弩箭偷袭,差点身死当场,于是乎大战开始了。
而让楚行没有想到的是,林丹汗虽然逃走了,但是却并未对板升城死心,留下了后手,见板升城中发生内乱,立刻派出大量的士卒,偷袭多尔衮。
最后逼迫多尔衮以及其部下仓皇而逃。
黄台吉在城外摆开阵势,尚在打造攻城器械,便有使者赶来,汇报军情。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被他撵的跟兔子一样,到处乱窜的林丹汗,竟然又杀了回来,而且配合板升城的军民,打了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情况是,林丹汗如何铁了心跟自己打,再加上城内的明军,自己很有可能被夹击。
只能狼狈逃窜,让楚行白担心了一场。
林丹汗侥幸夺回板升城,只是还不等重新恢复控制区域,竟然被俨然已经退走的黄台吉杀了个回马枪,反咬了一口,手下的各部落顷刻间分裂,一部分担心黄台吉报复,竟然直接投奔黄台吉而去,另外一部觉得林丹汗也就这样了,直接往西逃走,他自己只保留了一部分核心武力,再难控制板升城。
篳趣閣
无奈之下,林丹汗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大势已去,也领着兵马向西迁徙。
林丹汗四,彻底告别历史舞台,但是其帐下各部却并未尽数投靠黄台吉,毕竟大家习惯了板升城一带的生活,不愿意迁徙,无奈之下,便推选了一位税官作为临时首领,带着军民百姓,跑来投靠楚行。
林丹汗的部落人口,也都是弓马娴熟之辈,若是往日得了那么多人口,楚行肯定开心,只是此时,确实让本来已经濒临崩溃的粮食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但是楚行也知道,这些人自己不要,早晚便宜了黄台吉。
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尽数收容。
板升城一番混战,草原上的威胁暂时解除,粮食问题立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楚行的治下,跟一般地方还不一样,其他的地方,管好百姓就算是万幸了,他这里不仅仅有大量的流民,还有战马,牛羊等牲畜,这些东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军队的投入也不小,要知道现在军户的数量,常备军的数量都在增加,军户已经逼近十万户,常备军经过数次裁撤,也稳定在两万左右,这些常备军要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是完全脱产士兵,消耗起来,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在西北来看,楚行的兵马声势,完全碾压洪承畴,但是妄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