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变化,百姓的口粮绝不能断,军仓、府库要统一调配,如若不够,可以采取些邪门歪道,去购买军粮也好,去沟通晋商也罢,反正本将不想看到百姓饿死。
」楚行叮嘱道。
田见秀点头应下此事,平山墩一切黑活,基本上都是他跟李自成操持,这种事情他倒是很熟悉。
楚行看向众人,知道大家伙内心复杂,各有不同。
但是他却没多说什么。
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能否成功变革,关乎生死。
若是变革成功,组织便有飞跃的可能性。
若是变革失败,组织则会逐渐走向消亡。
用哲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一切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任何组织都要拥抱变化,适应变化。
当然,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打破固有的模式,将原有的利益重新分配,这便是阻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属于自己的利益被夺走。
楚行忽然间抛出来的东西,有些复杂,李岩,田见秀等人都开始皱着眉头思索,会议大厅变得有些凝重。
这些东西,都是楚行根据后世所学,以及综合自己治理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以王家和李家为代表的世家,现在利益上已经与平山墩高度捆绑,势力虽然依然很强势,但是却总体需要受到平山墩制约。
而迁徙这种事情,大家族虽然不愿,但是却没有办法。
楚行坚信,有他的引导,在不久的将来,人才问题,会有一个极大的改善。
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在平山墩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会派遣更多的家族子弟加入其中。
尤其是李家,与楚行合作最早,李家之所以隐隐约约有秦地第一家族的趋势,靠得就是楚行的推动,而王家自不必说,王承恩都在军中为将,剩下的小家族,大多数都是当初平山墩周边儿的十几家豪门之家,他们在战争中衰落的更快,更不敢忤逆楚行。
世家不肯开口,这件事情便算是定下来了。
楚行所言的都是框架,具体如何实施,肯定要出一个详细的细则,带众人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便赶忙参与到了细节的制定中来。
只是如今大局已定,楚行却有些倦了,商讨细则这种东西,对他用处不大,便开口说道:「我欲迁徙人口去板升城,各方势力还需要安抚,李自成、秦英你们二人明人携带礼物,去见一趟陈奇瑜,他自然明白该如何配合我等。
」
说完这句话后,他又扭头看向李岩,「其余具体细节,便有李岩、田见秀商丁,此非一日之功,无需急迫,我有些倦了,且下去休息,还要准备送幼哲出行。
」
李岩等应下,他便起身出了会议大厅,走出老远,忍不住一声长叹。
有李岩等辅佐,如今又谋求板升城这水草肥美的河套之地,楚行自然开心,然而每日要处理这么多复杂的事务,还要与世家勾心斗角,让他着实难受。
虽然借口回去补觉,但是平山墩这般大的变化,哪里有丝毫的睡意。
要知道,世家是最狡猾的一帮人,他们不跟你叫嚣,才是他们真正可怕之处。
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手段跟你搞阳奉阴违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