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村草莓公司。
自从草莓和番茄进入丰收季后,卓霖的电话就没断过。
在广交会来临之前,草莓酱正不断的从糖果厂里生产打包,整装待发。
但是吃到了这么一大口红利续了血的糖果厂却绝口不再提改制合并的事。
他们不提,公司也不能强迫他们改制。
但是因为市里各村的联合种植,今年的草莓和番茄的产量激增。
然而糖果厂的产能却跟不上去了。
糖果厂就那两条旧生产线,还不是规范的果酱生产线,近一年来番茄酱草莓酱连轴转已经力有不逮。
卓霖曾经提出,让他们再购买几条新的生产线,国外的二手货也行。
他连价格和型号都确定好了,但是赵书记硬是以没钱为由,拒绝了。
卓霖又建议他们向银行贷款。
赵书记连连摇头:“卓经理。
咱厂就这么点大,再进两条生产线,你说放在哪儿?那就得扩建厂房了。
可是扩建厂房,还是要钱呢。
你说对不对?”
卓霖给他们算了笔账。
两套旧设备在40万元左右。
厂房扩建20万,总计六十万。
按他们现在的收入,向银行贷款,十年左右就能还清了。
赵书记正色道:“你们去年卖草莓酱是赚了。
但是今年的番茄酱还没卖出去一瓶呢。
外国人也不知道喜欢不喜欢。
万一他们不要你们的货——”
卓霖不再废话,笑笑:“您说得有理。
安全第一。”
赵书记点头:“可不是。
安全第一。”
为了产能跟上,卓霖转头联系其他能够制作果酱的加工厂。
好在福建的糖果厂虽然不多,但是都愿意接他们的活。
总算勉强赶上了供应。
他憋着心里的气,向令梅报道了糖果厂的情况。
令梅澹声道:“本来想扶下贫,没想到人家还看不上咱们。”
卓霖不屑:“这是骑驴找马呢。
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令梅敲敲桌子:“那两台生产线,你还是买回来吧。
既然糖果厂靠不住,咱们就得自己建厂了。”
卓霖皱眉道:“自己建厂确实最稳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