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因为最近嘟嘟快嘟合并的事情搞得万里出行有点难受,林一也一度非常紧张。
不过打车行业毕竟还是风投眼里的香饽饽,他们应该还不至于落魄到无人问津。
刘简妮进一步建议道:“现在这种情况,大股东以及作为我们业务支持的熊厂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知道上一轮融资的时候你不想给熊厂增持的机会,尽可能稀释他的股权以及减少我们对于熊厂的依赖,这些我也是支持的。”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困难时期,不能还跟顺风仗是同一个打法,李罗宾那边你必须要争取到他。”
林一点头表示明白。
虽然他对熊厂心存提防,不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还是懂得审时度势的。
“上一轮融资过后我们跟熊厂的关系没有先前那么亲近了,而且熊厂今年在O2O上面投入很大。”
“这事儿我还算能够说上点话,所以我会尽早去李罗宾那边刷个脸,多要点钱回来。”
两个人商量完,基本策略算是定了下来,他们都能心中有数。
刘简妮的估算是有理有据的,万里出行的补贴金额果然来到了4000万美元一周。
要知道上一轮补贴大战的时候他们最多也就达到过4000万人民币一天的程度,那只是个短暂的峰值。
一年的时间,到这一轮就只是一个常态了。
可能是一回生二回熟,尽管这次准备的金额更大烧钱的速度更快,林一反而没有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他站在办公室的玻璃幕墙之前,看着下方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心里盘算着有多少是网约车司机。
“闻到了吗?”
“闻到什么?”
“空气里全是钱的味道啊。”
第477章谁能跟柳清打擂台
三家主流打车软件同时补贴,使得网约车司机一下子成为了时髦的流行职业。
社会上会产生一种普遍的说法,买一辆十几万的新车去跑网约车,最快只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回本,可见司机收入之高。
对于公司来说,烧钱是不能停的,但并不是全部。
毕竟他们可不是什么土老帽,正儿八经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出门吹牛逼的时候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独角兽来的。
Uber本来就是美国公司,光凭这一点就是洋气的代名词了,何况Uber的营销喜欢玩花活儿也是出了名的。
另外一边,嘟嘟打车也有点不甘寂寞决定跳出来刷个脸了,不过这次他们出的人选是柳清而不是程惟。
程惟这个人的背景不能说差,但是放在互联网创业者里面实在是太普通了,就跟他的长相一样,在行业之外的一般人来说形象是很模糊的。
柳清就不一样了。
颜值这块儿可以见仁见智,但是不妨碍有人吹。
教育背景,P大到哈佛。
工作,12年高盛经历,创业仅半年从COO升任总裁。
金光闪闪,光从履历来看简直是二代中的标杆,绝对不是那种啥也不会只好在网上刷存在感的坑爹废柴。
柳清有太多故事可以讲了,毕竟永远不会有记者特意去问程惟“你从你平凡的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