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笑着道,“也不是不能说,就是这个说的方式得讲究点。
要不然本来是个挺好的事儿,到时候弄出误会来了。”
朱厂长道,“就是,咱们这叫做互相帮助。
团结合作。
说起来,在整个华州地区,那也是可以传为佳话的。”
高厂长道,“对对对,咱们南平铜四角可都是正大光明的单位。
干的事儿,那都是拿得出手的事儿。”
陈厂长笑道,“知道知道,咱是一个组织,我不会做叛徒的。”
吃完饭之后,苏曼趁机找陈厂长定了一批棉麻产品作为十一的福利。
“这可是给上海钢厂的福利一样啊,我们厂里人肯定要高兴坏了。”
陈厂长一高兴,立马表示到时候按照内部价给家具厂拿,保个本就成了。
作为厂长,可以将一些产品作为问题件处理。
不过一般厂长不会傻乎乎的这么干。
要不是因为关系好,陈厂长也不会这么干。
高厂长和朱厂长趁机出手,都定了一批。
能省就省。
“棉麻厂以后要是买家具啥的,我们也给优惠。”
“我们服装厂也是的。
就收个工人手工费。”
“我们烧砖厂也一样。”
这可让陈厂长再次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关怀,感动的不得了。
这事儿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三家厂子的销售员都带着野心和底气出发,全国各地的到处走。
其他两家怎么样,苏曼虽然不清楚,不过光是家具厂这边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还得招人。
苏曼准备等新厂搬迁工作完成之后,再招聘一百人,达成五百人大厂。
苏曼预计着新厂十月初能完工。
苏曼就挑了十月八号搬迁。
还邀请北河公社表演对过来表演,好好热闹一下。
为了忙活厂子搬迁这事儿,苏曼也忙的脚不沾地的。
晚上上学都觉得都有些吃力。
连接到崔向北写回来的信,都没时间回信。
崔向北写信挺长,一封信上贴了几张邮票。
写的都是崔向北平时上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事儿。
连吃饭吃了什么好吃的,都和苏曼说了。
苏曼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抽出时间看的,还没看完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忙,连回信的事儿都忘了。
等国庆节这天的时候,苏曼就接到了崔向北的电话。
“我国庆回不去了,我们教授带我去上海参观大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