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南中国的骤变传回日本国内后,这几派在为权力而争吵之余,总算还能稍安静下来“匆忙”
地办点正事。
本着“搁置争异,先管中国”
的原则,他们事先匆匆地从长崎和台湾派出了远征军前往上去应付这一“突事件”
。
而十五日这天,驻华长江舰队加日租界守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后。
日本人是“又惊又喜”
。
惊的人员和舰队的损失,以及对红军战斗力的惊讶;惊的则是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入侵中国的借口和国际环境。
消息传来后,日本国内的各派以最快地度出了“统一”
的声音:“严惩暴支”
,对南方红军宣战――1931年东北事件时,南方红军就已经对日宣战了,只是当时红军远数千里之外,日本人没把这当回事,他们对红军宣战的时间,足足迟滞了四年。
宣战声明出后,日本宣布进行战争总动员。
开始征集部队。
准备调动大军通过海路从长江以南入手,拿下南中国这块最箐华的长江下游地区。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内部争议极大。
统制派的意见是战争不要扩大化,只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手。
而皇道派则是叫嚣着趁机对中国动全面战争。
关东军入关参战。
拿下整个华北。
将战火烧遍整个中国。
在这个问题上,海军则暂时没有表态。
当双方还在为这个问题争执不休的时候,本着“先打了再说”
想法。
前锋的干涉部队已接近上海。
至于未来几天是局限于长江地区还是全面入侵,群龙无的日本在对红军宣战之后,依旧没有拿定主意,完全就是“打了之后,看看再说”
的奇葩思路。
林汉在料亭店的那一炸,干掉了统制派中以永田铁山为的一大批智囊型高官,唯一生还的石原莞尔现在也成了躺在病床上的重伤号管不了事。
这令统制派的声势大弱,也令日本军部军事更缺少战略性和规划性,纯粹地变为中“中二”
者们的胡来的游乐场。
而统治派所以反对在华北搅起事端,并不是因为在那儿“师出无名”
,纯粹是因为苏联的威胁。
在刚过去的冬天里,得到苏联支持的抗联在东北给日本人带来极大的麻烦,现在的天气转暖,东北的环境更适合抗战活动。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南方红军的行动,苏联红军借着冬季也不断地在远东增兵和囤积物资,这驻东北的关东军极为不安。
现在是1935年,日本才刚刚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前期吞下的东北还未完全消息,关东军的战斗力也没有达到最顶峰。
当六月初,苏联红军在国境线上频繁出动,进行挑衅和试探时,日本军部也不可能无视最糟糕的情况:一旦关东军大举南下,造成东北空虚,苏联红军出手,那东北这块肥就危险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