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元开国之君,攻城略地,安抚群豪,收买天下英雄之心都是他的特长。
但对这种明里暗里摸不到头绪的乱拳,忽必烈君臣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应对办法。
除了军事和舆论上的压力,让他们更感到无奈的是破虏军那惊人的武器优势。
通过各种途径,大元朝廷已经得到了几支破虏弓。
也根据士兵们的描述,知道了火炮和手雷的大致模样。
百工坊(专门为皇家生产工艺品的机构)甚至花费重金仿制出了破虏弓和火炮。
只是仿制的破虏弓重量是原来的两倍,射程却只能达到原来的一半。
普通士兵没办法一个人操作,无论在造价和性能上,都达不到实战要求。
而仿制的火炮更差,射程还不如投石机不说,并且开几炮之后就会炸膛。
害得率先装备火炮的御林军中,居然没人肯主动充当炮手。
好在阿合马大人会让大伙宽心,通过种种算法估算,破虏军也没资金大量装备这种利器。
但从福建前线零星传回的消息上看,阿合马的推论根本不正确,破虏军不但大量装备了这种利器,而且把这种利器大量流传了出去,装备了陈吊眼、许夫人和方家海贼。
“难道,我大元在江南就没有可战之兵了吗?”
见几个肱骨之臣都沉默不语,忽必烈有些郁闷,问话的语气中,慢慢带上了责备的味道。
“这,陛下,且容臣等仔细斟酌!”
董文柄第一个站起来,躬身告罪。
他虽然不是蒙古人,但诸臣中,他最得忽必烈信赖。
对于他的请求,忽必烈不能不照顾。
叹了口气,端起面前的茶杯,开始慢慢地品。
至于已经冷了的奶茶喝在嘴里到底是甜是苦,已经浑然不觉了。
伯颜和伊实特穆尔四目相对,不知道该从哪里提起。
若救泉州,如今上上之策是派一支偏师急攻邵武,老巢受到威胁,文天祥不得不救。
但目前,福建周围却没有第二支力量可以承担这个任务。
达春的嫡系部队与邹洬在邵武外围山区杀得难解难分,江西行省也被陈吊眼和林琦搅了个乌烟瘴气。
各地的告急信接踵而来,逼得达春不得不一次次分兵回援。
而南方另外几路人马,刘深在九龙江边,又中了许夫人的埋伏,损兵折将。
索都突然谨慎起来,过了九龙江后,就犹豫不前,不知道是不是像市井传言一样,存心让蒲寿庚送死。
吕师夔和李恒倒是文天祥的克星,可二人进去大庾岭剿匪经年,非但没把匪徒剿灭,而且把地方搅得越来越烂。
最近,京城中传闻,匪徒居然也得到了文天祥的支援,跟吕、李二人玩起来猫和老鼠的游戏。
还总结出了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十六字真言,和“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两句秘诀,带动全天下的乱匪都长了脑子,四处跟官军捉迷藏。
如今距离破虏军最近的一支有生力量就是两浙大都督范文虎的二十万新附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