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这样收兵回去见张弘范,二人实在没有面目。
“这个机会很难把握,从五百步到一千步,都是火炮打击范围。
我们要想获胜,必须在两军相距三里左右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
并且这支破虏军战斗力极强,即使骑兵冲到近前,也未必能将其阵型冲散!”
阿剌罕明白阿里海牙的想法,低声回答道。
他倒不在乎怎么去面对张弘范。
相比于被张弘范斥责,他更在乎如何才能提高蒙古军的士气。
如果让炮击的阴影留在队伍中,今后无论什么时候遭遇破虏军,只要对方火炮一响,自己这边肯定会士气低落。
二人各自怀着心事,把以前的作战经验想了个遍,依然想不出个稳妥办法。
才到申时,就靠着西溪扎了营。
一边命医官治疗伤号,伙夫屠杀驽马给士兵改善伙食,一边派出斥候打探破虏军动向。
太阳落山时分,斥候赶回,汇报说破虏军依旧停留在安溪修整。
阿里海牙和阿剌罕两位主帅才把心放回了肚子,召集左右将领、亲信幕僚,仔细商讨起克敌方案来。
二人都是百战之将,虽然白天败得有些惨。
但这种失败,并没有打掉二人争取胜利的勇气。
蒙古军对付宋军的办法有很多,轻骑冲阵只是其中一种,在战争中后期才变成了最主要的战术。
这是因为此刻的宋军精锐尽去,无论装备和士兵训练程度,都已经对蒙古骑兵造不成太大损失。
在元宋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宋军战斗力比后期强得很多,弓箭手在军中比例占六成以上,重甲步兵,床子弩队也在军中占很大比例。
面对配有远程打击力的宋军,元军通常不会与其正面硬碰,而是采用迂回、或诱敌深入的办法,让宋军自己跳入陷阱。
元军最大的优势在于战马多,具有宋军无法比拟的机动能力。
利用己方机动能力方面的优势,元军可以派一部分士兵凭险与宋军对峙,然后派轻骑迂回包抄到宋军身后,切断宋军的辎重与粮道。
被切断粮道的宋军日久自散,无论将领本事再大,也挽回不了败局。
这是经典战法之一。
但这个办法对眼前的破虏军无效。
阿里海牙和阿剌罕都知道,白天与自己交手的破虏军人数加在一起不超过三万。
虽然被这么少人数的破虏军打得大败,让人提起来感觉有些难堪。
但二人都坦率地承认,用切断粮道的办法如此少的兵马不现实。
并且,以这支破虏军的攻击力,也没有什么险阻,能在他们的火炮攒射前支撑三日。
主动脱离接触,引诱宋军来追,在后撤过程中,将领们控制与宋军的距离,然后突然以骑兵反身回冲,这是破解宋军步、射混编方阵另一个妙法,号称回马枪。
阿里海牙想试试,阿剌罕却不同意。
从白天对方火炮与步卒配合的娴熟程度上,阿剌罕认为统帅着这支破虏军的将领对战机的把握能力极高,如果彼此之间的距离控制不好,恐怕没等蒙古军反冲,对方的火炮早已轰了过来。
幕僚们提出的第三条策略,就是分兵。
以一部人马继续按计划撤向青阳寨,另一部分人马向西北的永春县方向佯动。
与己方交战的破虏军兵力少,必然不敢分兵。
无论他们追向哪一支队伍,另一支队伍都可以快速扑向他的身后。
两支兵马合击之下,破虏军步卒再无力保护自己的炮兵,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