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万吨级的自航驳船,理论上可装载两万吨货物。
实际上不可能满载,老叶的判断正确。
原因无他,货物比较零散,体积大、重量轻。
比如几十只货柜,基本上经过改装。
锅炉房、配电房、木工房算是重的了,而占多数的货柜宿舍和医务室、休息室、厨房等,要么只塞进一些洁具、工具或管道配件,要么干脆是空的。
“多层立体停车场运送工程车,奢侈吧,二叔?”
“不奇怪,主要用途恐怕是运送名贵赃车”
“对哦,不然再有钱也太败家了!”
“有多少工程车?”
“老林说,每条船三十三辆,一共六十六辆。”
老叶头一次登上驳船,被丰富的货物种类吸引,船头到船尾看的认真,注意力总算转移。
叶特第三次光顾驳船了,客串导游。
轻车熟路找到木工房,拖出动力锯的包装盒。
拍耳麦呼叫:“大炮、大炮,你们班先去油水船,拿两桶汽油一桶机油,再来驳船集中,听到回复。”
“好的,长官,两桶汽油一桶机油。
Over!”
大炮刘喜才回复很快。
零散油料全部在油水船上。
也没多少,一百多吨的汽油和几十吨航空煤油,桶装、罐装都有,幸运没遭炮击毁灭。
“水泥钢筋就这么点儿?”
老叶脚踢甲板上乱摆的水泥包。
叶特指挥赶来的一个班搬走动力锯,远远回话说:“不止,甲板下半个船舱全是。
老林讲,水泥钢筋超过三千吨。
另外,下面还有大量的电缆电线。
哦,这些水泥钢筋用来打掩护,是机枪、火箭筒的暗堡。”
老叶不置可否,手指不远处的另一条驳船问:“这条船的底舱装建材,那条船的底舱又是什么?”
“啊,那是老林打工的船。”
叶特捉狭地笑,“他亲手装的货呢!
上面主要是基地岛建码头的重型材料。
十二米钢轨、轨道平车,两部龙门吊,一百吨、六十吨各一部。
哦,还有一套两万千瓦的热电站设备,这个你应该喜欢。”
“两万千瓦的热电站设备?不错、不错!”
老叶听了也动容,叼雪茄踱步发现什么,跨过几卷钢筋,快步走到烂了个大洞的高柜边。
叶特跟上,却有人呼叫。
“长官、长官,新人的摸底工作,基本完成,我想向你当面汇报。”
“哦,老苏啊,我现在没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