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彘一想到现在做侍卫头子的舅舅田蚡,以后竟然能当丞相,就满身冷汗。
还是得想个法子,能多救一个是一个,至少袁盎是要救下来的。
袁盎个姓刚直,有才干,史上被人称为“无双国士”
,丞相的绝佳人选啊。
果然,朝议之后,袁盎带着几位老臣到长乐宫面见太后。
面对袁盎这些在文帝朝就已位高权重的老臣,太后也不敢怠慢。
袁盎单刀直入,问太后道:“太后希望陛下百年后传位于梁王?”
窦太后点头不语。
“那梁王百年后传位给谁呢?”
袁盎追问道。
窦太后面露为难之色,犹豫着说道:“当然是将皇位还给当今陛下的儿子。”
袁盎点头赞同道:“春秋的宋宣公正是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位给弟弟。”
“既然有先例,不是就可以这样做了吗?”
窦太后满脸笑容,没料到袁盎会支持她。
“可惜,当他的弟弟想将皇位传回给宣公的儿子时,弟弟的儿子不同意了。
从此两人的后代子孙互相杀伐,持续了整整五代人。”
窦太后闻言大惊,默然不语。
袁盎没有理会,继续劝道:“小不忍,害大义,必生事端。
所以《春秋》认为传子才是正确的。”
“我明白了。”
窦太后自知理亏,不再提及此事。
翌曰,梁王刘武接到太后懿旨,命他即刻回归封地梁国,不必进宫辞行。
梁王知道事不可为,心里虽然愤恨,但也只好打点行装,即刻启程归国。
接到梁王已经离京的消息,窦太后站在长乐宫的高台上,遥望着东边梁国所在的方向,站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就因染上风寒,卧病在床足足半月有余,病情才渐渐好转。
排除了所有的障碍,接下来的一切自然是水到渠成,顺利成章。
夏四月乙巳,王夫人王娡被册封为皇后。
丁巳,胶东王刘彘被立为太子,改名为刘彻。
小刘彘很高兴,彘是猪的意思,换了谁被人叫了七年刘猪都会不爽。
现在改名叫刘彻了,千古一帝的名字啊!
从今以后,俺就叫刘彻了,谁敢再叫俺刘彘,俺跟他玩命!
(注:终于把成为刘彘成为太子前的事情交代完了,很辛苦。
刘彘辛苦,作者也辛苦,得遵照大部分史实,因为不能太破坏历史进程,否则当不上太子就惨了。
现在好了,痛苦结束了,当上太子后,可以发展了,只要不做太犯忌讳的,都行!
要攀科技树了,兄弟们给建议,给推荐啊!
)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