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帝抬起头,淡淡的扫了喋喋不休的刘彻一眼,打断他道:“那朕选那种便宜的文具!”
“啊?为什么?”
刘彻长大了嘴巴,惊讶道。
景帝幽幽说道:“因为朕知道,那两样农具你留着没用,早晚会献出来的。
你既然来找朕,定是为了那便宜的文具,说说吧。”
刘彻无奈,只好说:“儿臣所说的这种文具叫纸,乃用竹浆所制作,代替绢帛用于书写,且价格便宜。”
“哦?纸?听皇儿描述,倒是有些像赫蹏和方絮。
孙全,上次是不是少府还曾献上一些。”
景帝皱了皱眉头,显然记得不是很清楚,就问不远处侍候着的掌印太监孙全。
孙全躬身回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陛下上次兴之所至,还着下臣去详细询问了一番做法。”
见到刘彻满脸的疑惑,忙继续说道:“织染署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擦,原来最早的纸是这么来的。
刘彻随即问道:“那为何不令他们多做些?也免得再用简牍写字。”
“殿下说笑了,哪里来的那么多恶茧、病茧?若是用好茧去做,倒还不如绢帛划算。”
孙全摇头笑道,和太子说话时,他倒没太大的忌讳,毕竟这辈子,景帝跟他呆在一起的时间是最久的,算是个老伙计了,平时刘彻对他都很尊敬。
再说他也没什么野心,算得上无欲则刚的一个人。
刘彻一拍脑子,觉得自己最近真的是忙晕了,反应有点迟钝。
也可能是连睡三天三夜,有点迷糊了,以后还是要多注意才是,免得英年早逝。
刘彻仔细想了想,拍着胸脯保证道:“父皇放心,儿臣造的这纸,是用竹浆制成,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绵韧平整,最重要的是耗费颇小,不足绢帛百一之数。”
“哦?那还不快快献上来。”
景帝顿时来了兴致,他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重要姓,就不配做皇帝了。
“父皇,依儿臣之见,这造纸之术,还是照着冶炼作坊的章程较为妥当。”
“哦?皇儿何出此言?莫不是又想分一杯羹吧?此等利国利民的大事,不可如此儿戏!”
景帝闻言,脸上隐约有点不高兴。
刘彻忙解释道:“父皇误会了,儿臣敢问父皇,如若这纸张出现,何人受益?”
“自然是天下万民!”
景帝倒是大义凛然。
刘彻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儿臣倒不这么认为。
若是这造纸之术传了出去,定是那豪强权贵受益!”
景帝看了看孙全,挥了挥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