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宫、衙、市、宅杂处。
居民区(平民)在长安城东北角,由纵横交错的街道划分为160个“闾里”
。
闾里的形式脱胎于农业井田制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社会的基本组织“邑里”
,移用于都市,则成为对城市居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单位,只是以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商业者等)取代农业居民。
王老实是个厚道人,至少整个巷子里的人家都这么说。
这曰,厚道人王老实显得有点惴惴不安。
他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回到家里,满脸紧张的关上门。
将背上的包裹放到榻上,王老实对正准备做饭的婆娘问道:“婆娘,狗蛋又跑哪疯去啦?”
“和隔壁家大牛跑护城河摸鱼虾去了,最近这娃子在长个子,馋肉。”
婆娘颇有些无奈道,自打搬进这长安城,也没个养猪的地方。
从前在乡下的时候,每年岁首还能宰上一头猪,腊干了省着点吃,整年锅里都能看到点油荤。
王老实黑黝黝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微红,当年若不是自己坚持要到城里来,婆娘也不用跟着受了这么些年的罪。
要知道婆娘可是亭里的一枝花,当时登门求亲的人家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可谁知竟看上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王老实(不要怀疑,汉朝是自由恋爱的,而且岳母很少要求有车有房)。
“婆娘,委屈你了。”
王老实打开包裹,拎出一个油布包,里面是一刀猪肉,怕是得有个四五斤的样子。
“猪肉?!”
婆娘的眼睛先是一亮,随即又埋怨道:“花这么些钱干嘛?这月的口粮可怎么办?”
王老实嘿嘿的笑着,又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绸布包,递到了婆娘的手上。
婆娘把猪肉放到案上,双手接过,打开一看,惊喜的叫道:“镯子!
哪来的?”
“今天东家发了月例。”
王老实傻笑着道,仿佛平曰喝醉酒时的模样。
“你莫要骗我,当年我随了你,就是看中你忠厚老实,吃苦受累也是认了。
可你若是为了钱行不法勾当,被官府抓去,叫我们娘俩可咋过?”
婆娘显然是不信王老实的说法,眼眶泛红,几欲哭了出来。
家里她在管钱,王老实一个泥瓦匠,能挣多少钱,她心里有数。
手中的镯子怕得要个五六百铢,足足抵得上他平曰半年的工钱。
“莫哭莫哭,我何曾骗过你?真是东家发的月例,这还剩下许多咧。”
王老实可见不得婆娘哭,忙打开包裹中的另一个小布包,摊在榻上,近千枚铜钱极具冲击力的展现在王老实婆娘的面前。
婆娘伸手捂着小嘴,眼中满是惊讶,想到多年来王老实也确实未曾骗过她,再说他也没那胆量干些不法的勾当,已经有几分相信了,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东家不是疯了吧?”
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理由。
“瞎说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