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的儒学造诣,在整个大明首屈一指,连刘伯温都心服口服,因此在儒学修养上他不服任何人。
“那人在儒学上的造诣,或许比不上你。”
朱元璋道,“但他有一门大学问,是你拍马也比不上的。”
“老臣哪一方面的学问比不上他?”
宋濂不服。
“这样吧。”
朱元璋道,“咱也给你一副字,你如果能拿去卖五百万两银子的话,才有资格和他比试。”
秦宇是朱元璋的隐藏大杀器,怎么可能让别人轻易与之见面?
“这算什么大学问?”
宋濂呆住了。
“如果能让国库充盈,都不算大学问的话,什么才算大学问?”
朱元璋道,“整天舞文弄墨,寻章摘句吗?满口仁义礼智信,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懂如何让国家强盛,没能力让百姓丰衣足食,这样的国之储君,将来必定治理不好国家。”
“实话告诉你吧,咱这次卖字之举,就是源于那人。
此次卖字能为国库创收数千万两白银,有了银子咱就能发展农耕,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剿除各地匪患……朝廷得以强盛,百姓得以安居,足食。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壮举,你居然说它不是学问?”
“老臣……老臣……”
宋濂说不出话来。
“而且连孔圣人都说了,读书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那人仅凭一个计策就能做到平天下,你敢说他的学问没有胜过你十倍?”
“寻章摘句只是普通读书人干的事情,这样的书生百无一用。
能做到治国平天下,才是真正有本事的读书人,才能真正名垂青史。”
“你整天就知道之乎者也,你何曾给咱献出过治国平天下的良策?”
宋濂听了,一下瘫软在地。
“退下吧!”
朱元璋不耐烦的道。
“老臣……告退。”
宋濂听了,颤颤巍巍的退下,好像一下苍老了十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