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觉春去夏来。
院墙上趴着的蔷薇藤只剩下零星几朵花,葡萄架下浓荫匝地,青实累累。
贾寰嫌房间里闷热,在树荫下摆开藤椅几案,乘凉读书。
赵姨娘领着丫鬟们新糊了窗纱,更换了湘妃竹帘,又让婆子去大厨房提一壶酸梅汤镇在冰錾里。
这种小暑天气,大厨房的茶饭也清淡了。
今日的主食是荷叶捞面。
用新汲的井水湃过三遍,把芝麻芥酱浇在面尖上细细地拌匀了,再配一碟茄鲞,鲜香美味。
贾寰胃口大开,吃了满满一大碗。
四荤四素的例菜却一样没动,都撤下去给丫鬟婆子们分着吃了。
赵姨娘斜坐在廊下,一边摇绢扇一边咂嘴夸赞:
“你姥娘的手艺越发的好了,就是捞面性凉,怕泻肚,不合你们小孩家多吃。”
贾寰被“姥娘”
二字噎得叹气。
这年月的庶子庶女,都不能把“姨娘”
当亲娘,要把嫡母当亲娘。
姨娘的家人,不是正经亲戚。
从礼法上说,王子腾才是贾寰的“娘舅”
,王子腾的父母才是贾寰的“姥爷姥娘”
。
赵家姥娘?
奴才秧子,上不得高台盘!
普世价值观下,赵姨娘再怎么帮娘家人“抬咖”
都没用。
探春是坚决不肯承认赵家这门亲戚的。
贾寰穿书后,也要面对这道难题。
他小小一个人,成日被圈在东小院,信息闭塞,对赵家的了解不多,就知道“姥娘”
有一手好厨艺,现在贾家大厨房里当差。
饯花节他过生日的时候,那碗羊臊子龙须寿面就是“姥娘”
亲手做的,今日又送了荷叶捞面给他这“外孙”
换口味。
这是亲情,也是利益。
像赵家这种“奴几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