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才能定人死罪。”
萧景曜觉得刘慎行这事儿出的蹊跷,而贾县令这种一心想往上爬的官员,更是不会轻易判处犯人死刑。
不是贾县令心善,而是地方治下的案发率也和官员考评挂钩。
这个规定其实有点坑,因为按大齐的律法来看,官员考评大多看的是案发率,而不是破案率。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按照这个规定,同级的两个县,甲县案发100起,破案80起;乙县案发50起,破案0起。
最终评定,乙县在甲县之上。
为何?因为乙县案发率低,证明乙县治安好。
实际上按破案率来看,甲县的官差衙役,破案能力是要比乙县高很多的。
这种较为死板的规定,容易埋没人才。
贾县令自然不在人才之列,但他治下多出一桩案子,若是出了人命,案子还要在三司过一遍。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若是判得不好,或者是有什么疏漏之处被上峰们查了出来,他在三司那些高官们心里,难免要落个办事不力的印象。
有了这等坏印象在,日后他要是还想再往上升一升,怕是不知道会多出多少困难。
萧景曜就赌这件事有贾县令的手笔,也赌贾县令不会真的闹出人命,给他的履历上添上一笔墨点。
刘圭听得似懂非懂,看向萧景曜的目光中满是敬佩,“景曜弟弟,你懂的真多!”
说完,刘圭又低头抹了抹眼泪,垂头丧气,“要是我也能像你一样聪明就好了。
这样我爹出事,我也不至于像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只会干着急,还拖累你们。”
“我以后再也不贪吃贪玩了,夫子上课,我一定好好听!”
萧景曜忍不住调侃他,“这话你留着对刘伯伯说,他出狱后听到你这话,怕是能高兴得多给祖宗烧几炷香。”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萧元青影响了,刘慎行也多了个动不动就给祖宗烧香的爱好。
现在刘圭痛下决心发愤图强好好念书,刘慎行不多给祖宗上几炷香都对不住他先前那些虔诚的祈祷。
刘圭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挠头小声道:“我先前总以为我爹无所不能,天塌下来都有我爹顶着。
家里又不缺银钱,做什么去吃念书的苦头,又不是脑子坏了。
现在却明白了,若是不好好念书,自己又没本事,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刘圭提起他二叔还有些愤愤然,“若不是我没用,家里也轮不到二叔嚣张,我只能钻狗洞跑出来!”
“钻狗洞?”
萧景曜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刘圭,“不是翻墙?”
坏了,说漏嘴了!
刘圭一脸懊恼,见萧景曜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刘圭忍不住低下头去,恼羞成怒,“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吗?”
萧景曜大笑,又调侃刘圭,“你家那狗洞可真不小,竟然能让你爬出来。”
“我怎么了?我比之前可是瘦了许多,现在只是有一点微胖!”
刘圭振振有词,想到自己忍痛抛弃的各种小点心就心痛难忍,“胖子减点肉,容易么?”
说着,刘圭还把贾道成拉出来鞭尸,“比起县令家的那位公子,我已经算是身轻如燕了!”
这话没毛病。
萧景曜无言以对,只能给刘圭一个“你说得对”
的眼神。
两人这么笑闹了一场,刘圭终于彻底冷静了下来,疲倦地往椅背上一靠,闭着眼睛,眉头依然紧锁,“希望这事儿早点过去,还不知我娘在家如何了。
我跑了出来,二叔和奶奶未必会对她手下留情。”
“你爷爷还能喘气呢,他们不至于做得太过分。”
萧景曜只能这么安慰刘圭,“他要是想光明正大地继承家业,不管他心里怎么想,明面上肯定不能亏待了你和你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