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旷默了几息,「侄儿听闻此事和思弟有关,不知可是真事?」
高明进未作声。
高旷见高明进神色失落,没?再开口说此事。
当年之事他全都看在眼中,当年长辈们瞒着?,原因?他不知晓,这么多?年他慢慢也都懂了,只是心里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他们终究是骨肉至亲,最?后走到反目成仇。
若是言弟和思弟还姓高,还是二?叔的儿子,若是三叔一家没?有远走西北。
如今二?叔绝不会有此难题,高家也绝对不会遇到这样困境。
高明进沉默须臾后,又道:「为叔还有件事让你去办,这件事十分要?紧且隐秘,无需你父亲知晓。
帮为叔准备一笔银子。
」
「多?少?」
「八十万。
」
高旷一惊,面色大变,这可不是小数目,「二?叔怎么要?这么多??」
「为叔有大用。
」
第117章
末伏的最后一日,黑云漫卷,狂风大作,盛都?下了?一场暴雨,雷电好似当头劈下来。
俞慎思站在?衙房中望着外面,院中枝叶乱飞,有?一株树被狂风折断。
夏日狂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风停雨住,天地如洗过一般清明,午间燥热一扫而空,空气湿润,甚至还?有?一丝丝凉意。
房中的同僚感慨,这风雨来得有?点急,也来得巧,正在?三伏最后一日。
也算是酷暑过去的一个徵兆。
院中的积水不消多会儿便排空,露出青砖地面。
「这场雨下在?信州丶奉州之地便好了?!
」
听到一声感叹,俞慎思回头,见刘曙双目望着院子,满面惆怅。
这一个多月相处,刘曙正如给他初印象一样,冷清刚正,却又常常长吁短叹,一副忧国忧民又无能为力的惆怅。
陈璞附和:「是啊!
」然后问俞慎思夏薯之事。
依照信州如今的土壤气候,夏薯勉强是能够存活的,只是收成肯定缩减,至少不用一季田地赤空。
朝廷已经?调拨赈灾粮,希望能够渡过难关。
「昨日地方上报的摺子中,提到信州等?地灾荒,当地涌现不少官绅商贾施粥放粮,还?有?从外地运粮前去救助的义商。
」刘曙又感叹一番。
这种灾年大户人?家布施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自愿,有?的是官府相迫,大多数是略尽一点心力,博个好声誉而已。
但这次信州丶奉州却有?点反常,无论是当地官绅商人?还?是外地义商,布施的
数量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