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帝面?色并无不悦,又说道:「俞修撰乃是我朝大三-元,若论文采不输朝中大臣,他亦可以将奏摺写得天花乱坠,锦绣耀眼。
但若真?如此?,却让陛下看不清实情。
如此?朴素的言辞反而最真?实。
粉饰越多越远离本真?,臣以为俞修撰的奏本倒是清新脱俗丶赏心悦目。
」
皇帝舒展眉头?笑道:「你倒是会替他说话。
不过,这奏摺的确看着舒心。
」
第152章
俞慎思倒不?是想要?在奏摺上标新立异,也不?是故意在这上面和高明进对着干,他?只是骨子里还是理科生思维,用数据来下结论。
高明进写江原省清田大半已经完成,然后整了一堆好话,玩文字游戏。
俞慎思直接上数据,完成了七成,士绅地主的田地清丈出多少顷,占比几成,徵税多少,俱是数字体现,一目了然。
俞慎思认为,相比文字,在这方面,皇帝应该更?想看到数字。
越是数据,越难藏猫腻。
-
随着清丈田地的逐渐完成,徵税也抬了上来。
朝廷徵税,分两季,二月到四月,和八月到十一月。
不?出所?料,士绅地主又开始作?妖不?交。
或许是鉴于上次清丈田地官府出兵镇压,抓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全都放,他?们收敛许多,没有聚众闹事大张旗鼓和官府对着干,只是拖延不?交。
有的交了,却交的都陈年发霉或生虫的粮食。
依照朝廷的规矩,这种粮不?符合规定不?能作?为税粮,官府自然不?收。
他?们便以此为藉口,声称不?是自己不?纳粮,是官府不?收,大有官府爱要?不?要?,老子只有这种粮的架势。
高明进猜到这些人?不?会太平,令纳粮之时官员必须亲自过去监督,并且派了总督衙门的人?前去。
俞慎思也被高明进派去忝州城东的清溪县。
又是得罪人?且不?好办的差事。
俞慎思刚到清溪县就遇到了大户尤家运着发霉的粮食来缴粮。
尤家大郎神色倨傲,昂着宽头大脸睨着差役,拔高嗓门道:「我们尤家祖祖辈辈都没有交过粮税,哪里知晓交税还有那么多规矩。
我们家只有这种成色的粮食,其他?没有了。
」
清溪县黎知县知晓他?胡搅蛮缠,同?他?讲道理。
对于一个不?通情达理之人?,讲道理只是白费口舌。
黎知县最后来硬的,令他?回?去后按照要?求纳粮,尤大郎却不?买帐,坚决说没有。
俞慎思拉着黎知县说了几句话,黎知县蹙着眉头有些犹豫,「这……上面没有这项规定,下官岂敢乱言,若是出了事下官担不?起?。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