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你说的二王,是不是这俩人?”
李队长从兜纸,原来是一张通缉令,上面有两个模糊的人影,写着:王宗方、王宗玮。
“正是!”
胖子隐约记着就是这俩名字,“二王”
是曾经流窜全国的持枪杀人犯,从东北一路杀到江西,历时大半年时间,全国震惊。
“这两个也是要犯,你看上边写着呢,悬赏2块呢,不过上边说他们往南跑了。”
李队长指着通缉令说。
悬赏捉拿,这在当时极为罕见。
胖子也猛然想起,在1983年,被称为“犯罪井喷”
,全国出现了好多起大案要案,这才直接导致了下半年的那次雷霆般的“严打”
。
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改革之初,外来影响的冲击,再加上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涣散,人心不稳,这才导致了犯罪井喷。
“对呀!”
胖子拍拍门,二王是一路向南逃窜,不可能来大青山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胖子心里竟然隐隐觉得有点遗憾:真要是二王来了,或许大青山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啊。
“队长叔,你说的罪犯是几,都犯了啥案子?”
胖子既然想起了这注定是动荡的一年,也不由加了小心。
大青山山高林密,确实有可能藏匿逃犯。
“一共是三个,因为被抓进武装部,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反倒抢了两把五四手枪,打死两个武装部的人潜逃。
虽然不是咱们公社的,但是很有可能钻老林子,所以大伙这段时间都精神点。”
李队长把情况介绍一遍。
“队长叔,咱们用大喇叭。”
胖觉得有必要提高警惕,一方面是要小心犯罪分子,另一方面也要大伙都管好自己,别往风口浪尖上撞。
据说在这时候个扒厕所的还判无期徒刑呢。
很快,生产队的大喇叭面就传出李队长的声音,随后,胖子憨厚的声音就响起来,告诫大伙不要犯罪。
“这胖子净瞎操心。
咱们屯子老老实实地。
谁能干犯法地事啊!”
有人开始唠叨。
立刻就有人反驳:“也不见得。
曹国不是被抓进去了吗是算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