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校长,苹果公司回函了,他们同意了我们的意见,约定这周就会派人来签合同,捐赠合同拟定之后,两千万奖学金会一次性捐赠到位。”
“哦,没其他额外要求吧?”
“没有,还是跟之前一样。”
“那就行,确定了他们什么时候来,先安排接待一下。
对了,记得等这笔资金到位了,再跟徐大江打招呼。
钱没到位之前,不要安排乔泽跟他们的人见面。”
“知道了。
不过应该也没这个必要吧?只要我们捐赠合同签署了,就算他们谈不成合作,苹果这么大体量的公司,也不会为了两千万反悔吧?”
“问题不在他们能不能合作,而在那孩子的性格。
他话是不多,但只要开口了天知道能说些什么。
总之照我说的办就行了。”
“好的,校长。”
……
京城,燕北大学。
开学后的秋日下午,未名湖畔非常热闹。
尤其是据说是某位皇帝留的字碑前,不少人在留影拍照。
正对着未名湖的博雅塔同样是大家最喜欢的风景之一。
此时博雅塔山脚下的燕北国际数学研究院宛若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如果说燕北大学有四大疯人院,燕北数院就是疯人院之首,那么这座校园内的数学研究院,就属于疯人院里顶尖的疯子才能踏足的地方。
一般还没登堂入室的“小疯子”
只够资格每周进来上一、两节课,或者偶尔来听听讲座。
张洪才如同往常般在办公室里刷着题。
不同的数学研究者在切入某个课题,又或者感觉研究陷入瓶颈时,会选择不同的办法来打开思路。
有人会选择研究前人的论文,也有人喜欢广发邮件去找同行探讨,也不乏有人选择做些其他的事情换换思路,而张洪才就喜欢埋头刷题。
没错,就是那种让普通人光看看题干跟图形就觉得脑袋发痒并敬谢不敏,但其实证明起来贼有意思的那种数学题。
总之是属于那种很变态的爱好。
此时张洪才面前那张记录了解题思路的稿纸已经写了满满一面,刚刚换了一面打算继续的时候,旁边的手机开始“嗡嗡”
的震动。
张洪才侧目瞥了一眼,然后随手接通了电话,并选择了免提模式,下一刻,钱遇海兴奋的声音随之传来:“老张,我又看到那个孩子的消息了。”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研究院只要说起“那个孩子”
就一定是特指乔泽。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不过说实话,张洪才最近其实挺不想听到“那个孩子”
四个字,毕竟这事想想都挺挫败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