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轼之忽地凑近,“娘娘,我才听说,公主的奶娘是主上指定的。
孙主事乃高氏一党,这背后……怕不是有些什么。”
孙樱儿忙在一旁阻止,“行了,有人来了!”
这边秦轼之刚闭上嘴,外头便有人禀报,“主上驾到!”
不一时,孝王领着众人进了石舫。
瞧了瞧睡着的孩子,孝王注意到秦轼之也在,伸手一拍他的肩膀,便坐到了岳王后对面的石凳上。
“王后在做什么?”
孝王看向岳王后手上针线。
“臣妾为我兄长和侄儿做两件冬服,回头让轼之一块带去。”
孝王一撩袍子,看向秦轼之,“最近不少人找我告状,说你到处要银子。
岳家军真就穷到,要你当街乞讨?事儿办完,赶紧走!”
秦轼之嘻嘻笑道:“臣早就想走,只朝中那帮人懒得要死,抽一鞭子才肯动弹一下。
我这粮草才收到一半,总得等齐活了,才能上路。”
“胡说些什么?”
岳王后沉下了脸,“什么叫上路?好好地出发,平平安安回来。”
“童言无忌!”
孝王哈哈大笑,看来心情不错,可转头便问,“既是来拿粮草,为何吏部那个孙芳的家事,你也要插一手?”
秦轼之抱拳,“不是臣没事找事,实在那天我在郑大夫家吃酒,不巧碰上了。
孙芳同小妾害死正妻,为了脱身,把事儿栽在卫大姑娘身上。
臣就在跟前,自不能视而不见。
别说,孙芳有些本事,居然能领着京兆尹府和巡城营的人一块冲进正修堂……”
孝王一抬手,“本是小事,你就别掺和了。
孙芳说,是小妾与身边人所为。
出事之时,他正好在招待吏部的同僚。”
“这鬼话还有人信?”
秦轼之脱口而出。
岳王后只能提醒,“轼之多嘴了!”
孝王睨了秦轼之一眼,“孙芳治家不严,孤撤了他吏部主事之职,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了。”
秦轼之眨了眨眼,朝着孙樱儿看了过去。
“此事已了,以后都不许提了。”
孝王以为这话题结束,不想岳王后缓缓地道:“臣妾有些好奇,若卫湘君经不住吓,就此担下罪过,不说凶手逍遥法外,他们后头会不会要问到,咱们凤仪宫是背后主使?”
孝王讪笑,“不至于……”
“主上,孙娘子真是史夫人举荐的?”
可以瞧见,孝王眼神有些闪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