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七点文学>民国风云人物 > 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1页)

第492章 关于选专业(第1页)

两条路摆在胡适面前:一是迎难而上,认真钻研农学,提高成绩,拿到毕业证;二是认真反省,审视学农对自我成长之价值及意义所在。

选择是困难的,胡适在两条路之间徘徊良久,最终选择了第二条路。

在康奈尔大学附设的纽约州立农学院学习了三个学期后,胡适终于下决心改变所学专业,转入到该校文理学院。

“回去就自己问自己学这个有什么用?要是靠当时的活力与记性,用上一个晚上来强记,四百多个名字都可以记下来应付考试。

但试想有什么用呢?那些苹果在我国烟台也没有,青岛也没有,安徽也没有……。

我认为科学的农学无用了,于是决定改行,那时正是民国元年,国内正是革命的时候,也许学别的东西更有好处……但又有一个困难,文科要缴费,而从康大中途退出,要赔出以前二年的学费,我也顾不得这些。

经过四位朋友的帮忙,由八十元减到三十五元,终于达成愿望。”

改习文科,虽是由兴趣所致,却也含有他“执笔报国”

的心愿。

就在转习文科的这年9月,胡适把法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第一次译为中文,改名《割地》,登在《大共和日报》上。

后来五四文学革命时,又恢复《最后一课》原名,收入他译的《短篇小说》第一集,列为首篇。

从此,这脍炙人口的爱国名篇,因胡适用白话译出,便影响特大,在中国传诵数十年而不衰。

稍后,他又翻译了拜伦的《哀希腊歌》,其词慷慨哀怨,也是激励人爱国之心的名篇。

这些表明胡适爱好文学,他从事外国优秀文学的翻译介绍,为的正是要“以此报国”

康奈尔大学设有“布朗宁征文奖”

,以纪念英国19世纪诗人(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

tB

ow

i

g1812—1889)。

1914年春天,胡适写了一篇论文《论英诗人布朗宁(胡适译为卜朗吟)之乐观主义》,作为应此奖的征文。

5月7日揭晓,胡适竟得了奖,获奖金50美元。

他以一个外国留学生获得这项布朗宁征文奖,在学校是少有的,因而各方面人士都有些出乎意料,报纸也作了报道和评论,各大城市报纸又加以转载,甚至登在著名的《纽约时报》上。

于是,影响便相当大了,一些相识的人都先后来祝贺。

胡适也出乎意外的高兴,他在日记中写道:“此区区五十金固不足齿数,然此等荣誉,果足为吾国学生界争一毫面子,则亦“执笔报国”

之一端也。”

显然,胡适是把个人争得的荣誉,同为祖国争荣誉联在一起了。

对于年轻学子,选专业,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

对此,我们不妨听听胡适1958年6月5日在台大法学院的演讲——

校长、主.席、各位同学: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坏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他要我学开矿或造铁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千万不要学些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没饭吃的东西。

我说好的,船就要开了。

那时和我一起去美国的留学(课程)生共有七十人,分别进入各大学。

在船上我就想,开矿没兴趣,造铁路也不感兴趣,于是只好采取调和折中的办法,要学有用之学,当时康奈尔大学有全美国最好的农学院,于是就决定去学科学的农学,也许对国家社会有点贡献吧!

那时进康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康大有当时最好的农学院,且不收学费,而每个月又可获得八十元的津贴;我刚才说过,我家破了产,母亲待养,那时我还没结婚,一切从俭,所以可将部分的钱拿回养家。

另一是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将来学会了科学的农业,也许可以有益于国家。

入校后头一星期就突然接到农场实习部的信,叫我去报到。

那时教授便问我:“你有什么农场经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qidwx.com
最新小说:醒龙军团女主姜灿套牌生产什么意思云铮为主角的叫什么名字安堂以后必须出堂么小瞎子看过来在哪看失控荆棘作者船宝女儿骨龄偏大2岁半怎么办唐人的餐桌娜哈结局云铮沈云溪男主楚天辰女主苏落语过期苹果醋的妙用30个云铮沈云溪叫什么名字网游我有万倍增幅赫尔娜番外篇云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