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农技改良工作重回正轨,但李轩清楚,传统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改变绝非易事。
那些守旧势力虽在行动上暂时受挫,但内心依旧抵触革新,随时可能再次阻碍农技改良的推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轩决定主动出击,进一步说服众人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和理念。
李轩再次召集朝中大臣,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在威严庄重的朝堂,而是将地点定在了御花园。
他希望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能让大臣们畅所欲言,也便于自己更好地说服他们。
大臣们围坐在一起,李轩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农技改良关乎大唐根基,虽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传统观念的阻碍仍不可小觑。
我们必须想办法让更多人真正理解和支持这项变革。”
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起来,他神色忧虑,语气恳切:“陛下,臣明白您的苦心,也看到了农技改良带来的好处。
可祖宗留下来的农耕之法,我们沿用了数百年,突然改变,实在难以让人安心。
老臣担心,这不仅会扰乱百姓的生活,还可能违背天道,引来灾祸。”
李轩微微皱眉,耐心解释道:“爱卿,时代在变,我们不能一味守着旧法。
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顺应时势,不断创新。
如今的农技改良,是为了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这并非违背天道,而是造福苍生之举。”
然而,这位大臣依旧不为所动,他坚持道:“陛下,老臣不敢苟同。
传统农耕之法历经岁月考验,自有其道理。
新的技术和方法,万一失败了,百姓们该如何是好?”
李轩深知,想要改变这位大臣的想法,仅靠言语说服远远不够,还需要让他亲眼看到农技改良的成效。
于是,李轩决定安排这位大臣前往示范农田参观,让事实说话。
与此同时,在民间,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依旧对新农具和新种植方法心存疑虑。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一位年轻的农民张三想要尝试使用新的灌溉工具,但却遭到了村里长辈的强烈反对。
“张三,你可别瞎折腾!
老祖宗传下来的灌溉方法用得好好的,你弄这些新玩意儿,要是出了问题,整个村子的庄稼可就完了!”
一位老者严厉地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