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倒是迟疑了,他心中是有着理想的,而且也怀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认为正义最终会取得胜利。
可在取得最终胜利之前,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未知。
江东绝不会坐视刘备实力做大而无动于衷。
“吴侯他焉能如此,还要不要~名声了?”
诸葛亮说话的声音也越发的小了起来,他本是一个自信的人,但这话他无法替别人说出口。
如今天下大乱,礼乐崩坏,唯有自家主公才会一直践行君子之路。
至于其余人等,诸葛亮不敢确认,他们也会与自己一样,履行诺言,重视盟约。
“名声?”
关平哼哧一笑,随即摇头道:
“实话实说,如今天下,也就只有咱们自家主公是靠着名望来聚拢人才的。
其余如曹操、孙权,哪个靠着名望了?
一个是靠着自身的实力,强行把中原世家豪强以及百姓绑上他的战车。
江东孙权则是靠着其父兄两代的打拼,不客气的讲,孙权他在赤壁之战前,在江东以及天下而言,他有什么名望?”
关平这话说的很不客气,但事实也差不多如此。
诸葛亮挥舞着羽扇,在仔细品味着关平的话,往前推十几年,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聚拢了许多人才。
可是随着战争的持续,名望反倒是越来越不值钱,唯有实力才是衡量的标准。
“名望在我们看来是珍贵无比的,可其余人就不这么看了。”
关平转过身看着诸葛亮道:
“诸葛军师,我只是觉得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他人的心胸,来维持我们自身的利益,这种希望长久不了的。”
“那你的打算到底是什么?”
“争,不仅要被动的争,更要主动的争!
我不争就要被旁人的势力取了,最终是对我们无利,更何况,这本就是大争之世!
至于孙刘联盟,兴许十年内相对稳健牢固一些,但十年以后呢,天下形势也就未可知了。”
关平攥着拳头的道:“那便在这十年内,努力的让自身实力变强,强到江东他就算想要背后捅刀子,也要好好掂量一番,能不能承担后果。”
这本就是大争之世!
有些人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体系,可如今大汉的世道道德体系它是崩乱的,就有许多人他不会遵守。
诸葛亮瞥了一眼关平激昂的状态,随即确定道:
“益州,荆州之地是绝不能让步的,但我们对于江东也不能处于敌对态度,这正是曹操所愿意见到的。”
关平长出一口气,总算是纠正了诸葛亮的一丝观念:
“曹操他在赤壁之战失败,自知保不住荆州,便把荆州扔出来,让我们两家相争。
周瑜打心底是惧怕我大伯父的,害怕他崛起,故而一直防范打压,多正常的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