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朝的工商业和制造业虽然冠绝六国,但是实行的一直是官府管控,所有的交易,尤其是盐铁、粮食以及漆园等,几乎都处在官方的管控之中。
目标很明确,就是鼓励农耕!
这是基本国策,不容动摇。
所以,当这位深受始皇帝宠爱的皇长孙殿下,忽然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当场就冷场了。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始皇帝。
赵郢自然知道,这个话题的敏感性,但对他来讲,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在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他也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动,在这个时代鼓吹商品经济的意思,但现在这种商品经济极度萎缩的状态,也绝对不利于大秦的现在状况。
最为严重的是,与山东六国之地的那些贵族豪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割裂。
山东六国,虽然也重农抑商,但没有那么严苛,包括一些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因为本身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很多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作坊商铺。
日进斗金。
在维持他们豪奢生活的同时,其实也释放了一部分生产力。
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聚天下富豪于咸阳——
对这些人来讲,几乎是灭顶之灾。
加上,大秦把自己在关中之地的政策,强行推往全国,更是让这些凭借经商而攫取财富的人遭到致命的打击。
一方面是多余的商品积攒在自己的作坊和田庄里,另一方面多余的生产力也无法正常的释放出来。
这种状况,让原本就对大秦比较敌视的山东六国,对秦朝的制度就更加抵触和仇视了。
所以,始皇帝死后,这种压抑的情绪开始触底反弹,迅速地掀起了反秦的浪潮。
你砸人家的饭碗,人家当然要刨你的老根啊……
对此,赵郢心知肚明。
他有心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但时机未到,他不敢说——
但今日,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故而,他对大殿中众人的反应虽然洞若观火,但心中并不慌乱,毕竟,这一幕,已经在他心中模拟了无数次。
他乐呵呵地看着始皇帝,声音自然地道。
“边境榷场,与我大秦贾市不同,匈奴土地贫瘠,所有者,不过牛马和皮毛,但此三者,皆是我大秦之所需——马,可充实军中,让我大秦多出数万骑兵;牛,则可以缓解我们民力不足的境况,帮助我们开垦出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听到这里,始皇帝就不由眼睛一亮,李斯和蒙毅也不由露出深思的神色。
这种说法,太有诱惑力了。
大秦耕战立国啊。
开设榷场,就可以提高战力,扩大农耕……
所以,这还是鼓励经商吗?
这分明是在为我大秦谋福利啊!
赵郢见状,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了三人的心思,心中越发淡定,思路也更加清晰起来。
“至于皮毛,除了可以革制盔甲盾牌之物,还可以为我大秦将士制作御寒之物……”
“若是果如殿下所言,此举倒确实可行,只是匈奴人会同意吗?”
蒙毅此言一出,李斯和始皇帝也都忍不住看了过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