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闻言一怔,神色肃然地起身行礼。
“承蒙殿下看重,老朽义不容辞!”
赵郢见状,笑着上前,扶起淳于越。
“能得淳于先生主持大局,学堂可以无忧矣……”
淳于越揽须而笑。
“圣人有教无类,常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幸事,老朽不才,愿意追随圣人脚步,教书育人,传道受业,为圣人继绝学——若是殿下需要,老朽还可以邀请几位闲居不出的老友,出来教授学业……”
赵郢:……
这是想啥呢,想把我这间小学堂变成你儒家的教育基地啊?
“多谢淳于先生美意,学堂初建,暂时还用不到那么多的人手,以后再说吧……”
说到这里,赵郢为了避免这老先生去了出什么幺蛾子,笑着补充道。
“这间学堂,与其他学堂不同,不学一家一姓之学,而是采用晚辈亲自编撰的小学教材,核心的思想,就是兼容并蓄,以采百家之长……”
淳于越:……
若不是说这话的人是皇长孙殿下,淳于越先生都想直接唾他一脸吐沫星子。
真是好大的口气。
兼容并蓄,采百家之长!
这得是何等的才情?
你还以为你也是那位隐世不出的高人——
一想到那位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给儒家指点出一条新路的隐士高人,淳于越就没了想要批评赵郢的心思。
心中甚至有了一种明悟。
皇长孙大概也是上次在自己这里,听到那位奇人旷古绝今的思想之后,才有了这么大胆和激进的想法吧。
也好!
自己也算是为了那未曾谋面的先生,尽了一份传道受业的责任。
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殿下编撰的教材现在何处,不知道老朽能否先拜读一二……”
赵郢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不敢当,回头我就让人送到先生的住处,到时候还请淳于先生多多斧正……”
搞定淳于越,赵郢便施施然地离开了江山社稷司。
他没去田击那边,这位老先生最近沉迷于田垄之间,每次去,都要拉着自己请教半天,不到天黑不放人,简直是索求无度,他有点怕——
关键是,无论是培育杂交水稻,还是培育良种,他都是一知半解。
说个大概,还能行,再深入,直接露怯。
外行啊——
书到用时方恨少,早知道自己穿越,当初多看点专业的书籍,多跑几趟人家的实验基地啊,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大锅,大锅——”
听到赵郢的脚步声,正在院子里伸着小胳膊小腿,比比划划,憨态可掬地打着太极拳的小妹,霍然收住架势看了过来,动作幅度太大,差点把自己给整趴下。
不过她丝毫不以为意,捣腾着小短腿,熟练之极地扑过来,把自己准确地挂在了大哥的大腿上。
看到这个小妹,赵郢心情莫名地就轻松愉快了许多,弯下腰,把小妹熟练地从自己腿上摘下来,扔到自己的肩膀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