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队的小校大声喊道。
“平安”
,苏衡被突然出现的情况吓了一个激灵,从马车上直起身子答道。
听对方答出了暗号,马路上紧张气氛稍缓,带队的小校挥挥手,让士兵将弩弓下压,不再对准人。
上前几步,和气的问道:“客人从哪里来,谁给你开的路引”
。
“北边,经过光泽,游走四方的清莲真人介绍而来,光泽城张大人给开的路引”
。
苏衡用从怀里掏出一个盖着大印的路引,试探着递到小校面前。
出乎他的预料,手中拦路的小校居然识字,拿起路引看了看,还给苏衡,手一挥,让属下让开了山路。
苏衡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可以过关,楞了楞,将掏出了一半的“茶点钱”
又放回了口袋里,招呼车队启程,缓缓走进了前方的无边春色中。
从始至终,没有一个士兵上前翻检他带的货物,把关的小校也没给他半点难堪。
“掌柜的,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回咱算开了眼了”
,赶车的老板闷头赶了一段路,赞叹着说道。
“是啊,杭州到泉州,走到哪里不是处处收费,关关要钱,惟独这邵武军,从咱们入了境,就没有送过一个子儿的孝敬钱,文大人啊,名不虚传!”
。
苏衡赞叹着,想着临来前东家的交待的话,“这钱赚不赚不打紧,关键是看清楚了邵武那边的动向,看看文大人那里到底有没有中兴的作为。
如果有,这条商路咱豁出命也值得走,要是还和当年贾丞相治政时一个样子,给多少真金白银,也就是这一锤子买卖”
。
一路上,苏衡一直按东家吩咐留心比较邵武军和大元控制地的不同。
苏家是名门望族,康王过江的时候出了海,在鸡笼落脚经商。
买卖一直做到麻邑(马来西亚),天竺。
中原改朝换代,对苏家的商业影响巨大,所以家主苏诚一直关注中原局势,希望能早日看到群雄逐鹿的最后结果。
从目前的结果上来看,苏衡对文天祥治政功绩评价不错。
除去彼此都是汉人的感情因素外,商队在距离邵武最近的建宁府所见所闻,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新近归附大元的官吏,还是如在大宋时一样贪婪。
底下的随从刮起地皮来,也丝毫没因改朝换代而手软。
特别是看到商队前行方向是邵武和建宁交界后,更是百般刁难,若不是苏衡手里有泉州蒲家开的路引,连马车都得被那把刮地皮的家伙生吞下去。
“可惜,文大人管辖的地方太小了,并且打下了邵武后,只是派兵四处袭扰,似乎开拓之心不足”
。
赶车的老板四下看了看,低声和苏衡议论。
“老方啊,别那么没眼光,你看看刚才那几个兵的举止,像是守成的样子么。
恐怕是养精蓄锐,不动则已,一动举世皆惊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