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有人谋害范雎,让子楚彻查此事。
但查来查去,太医和民间名医都轮流过来看了,最后结论是应侯范雎确实很自然地睡过去了。
永远地睡过去了。
以范雎的岁数,在睡梦中没有痛苦的去世,应该是喜丧。
但秦王柱怎么都不能接受这件事。
他被朱襄扶到范雎的灵堂上,呆呆看着范雎的棺木许久,不住地问朱襄,“应君怎么就睡过去了”
。
朱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也还未接受这件事。
范雎和朱襄的关系在这几年疏远了,但朱襄刚到秦国的时候,范雎和白起住在朱襄家中,当时建立的感情不会这么容易淡去。
在朱襄刚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时,全靠范雎和白起保护。
秦律和秦国官场的一些潜规则,都是由范雎和白起手把手地教导朱襄。
他们二人是朱襄和嬴小政的引路人。
在秦昭襄王在世时,二人对朱襄,就像是蔺公和廉公。
当然,范雎和白起与朱襄的感情中掺杂了许多复杂的利益,不如蔺公和廉公纯粹。
但他们对朱襄的好,却是实实在在的。
前些日子朱襄拜见范雎时,范雎还说等身体好些了,腿脚便利一些了,再在朱襄庄子上住一阵子,好好休息一阵子。
他现在仍旧管着秦王宫的防卫,事情很多,闲不下来。
无论秦王柱是否辞世,子楚和朱襄都回到了咸阳,他这个老人也该将位置还给年轻人,不需要再充当最后的保险了。
那时候,他就在朱襄家中多住一阵子,再回到封邑。
朱襄都让人把范雎原本住的院子收拾好了,随时等范雎过来住。
谁也没有料到,范雎就这么离开了。
也已经很苍老的白起,伫立在范雎的棺木前,久久不言。
白起道:“先主驾崩时,应君就变得很苍老。
那时候他随时都像是会追随先主而去似的。”
白起又道:“他现在精神看着好起来了,却真的走了。”
当谁都以为范雎会很快去世时,范雎没有离去;谁都以为范雎会再活几年时,范雎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这世间的事,为何会如此出人意料?
范雎去得如此突然,他的子孙在为范雎布置灵堂的时候都神情呆呆的,居然一时半会儿哭不出来。
嬴小政丢开了手中的政务,执晚辈之礼,亲手帮范雎合上棺木。
他的神情也呆呆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