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都没什么关系。
她和良人、孩子都认为这样很好。
雪姬忙碌的时候,正是朱襄闲下来的时候。
秦昭襄王时,逐渐推行朱襄制定的"农历";到了秦仁文王时,经由荀子之手,规范了秦国大部分礼仪制度,农历正式成为秦国的官方历法;子楚继位后,秦人已经习惯新的"秦历",子楚便将秦国一年之始从十月改成正月。
其实在秦昭襄王时,因为中原文化的传入,秦国一年之初就在十月和正月间反复横跳,民间大部分都接受了正月为一年之初。
现在秦王子楚终于将这件事确定下来。
他还规定十二月三十一日为除夕,正月初一为元旦。
除了边疆,从刑徒到官府都放假两日。
边疆这两日,每个兵卒额外增加一天口粮,以当做庆祝。
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全国都进入卷王状态,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压榨到没力气为止。
秦王子楚给全国放假,放假日期还和秦王本身没关系,这假期显然是要让后人也继承下来。
荀子让官方笔杆子开吹,将秦国终于增加了两天官方假日,吹成了秦国摆脱以前恐怖形象,正式踏入战国最"仁"国家行列的里程碑。
从此以后,我大秦王国就是仁义之国了!
不服,你也放假啊!
其他国君气得不行,但还真不敢放假。
因为只有在物资丰富的时候,才敢做出让全民脱产放假的事。
秦国看着爆满的粮草敢做这种事,其他国家可不行。
不过庶民虽然没有假期,但国君和卿大夫却是可以休息的。
所以其他六国也将这两日,当做了全部贵族的假期。
在士人口中,这是和秦国一样的仁义,甚至更仁义。
因为庶人不劳作会饿死,秦王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强迫庶人不准劳作两日,这两日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啊。
秦国士人太忙了,没空反驳;秦国庶人如士人们所知道的一样愚昧,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言论。
他们只是木讷了一年的表情,在这两日变得鲜活,一年比一年琢磨出更多庆祝的"花样",造就了许多新的"习俗"。
比如留一块新布,存一块好肉,换一点精米精面精粟,提前打几捆柴。
到了除夕的时候,一年都灰扑扑的庶人用奢侈的热水和皂角、草木灰搓一次澡,换上今年新布做的新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有肉的精粮。
他总会带着学生们在这两日选一个乡村住着,让学生们看看这两日庶民脸上的笑容。
他带的弟子不仅是儒家弟子,而是咸阳学宫包含百家的弟子。
所以有的弟子会化身临时小吏,手捧《秦律》为邻里调解纠纷;有的弟子会为村里买了红纸的富户写祝福词,贴在门口挡灾;有的弟子搭台子说书,能把一行人的路费都赚回来......荀子就拄着拐杖坐在村中老人身旁,与老人们唠嗑。
"以前每天生活浑浑噩噩的,睁眼闭眼总是一样地过。
现在总想着''''过年''''。
""是啊,这就是盼头吧?""我家孙儿天天都吵着想过年。
""若不是朱襄公让我们有余粮了,这两日正是最饿最冷的时候,还过什么年?""对啊,有余粮就是好。
""我家五郎说南边的地长得更好,县令说要征人去南边安家,他想去。
唉,南边有朱襄公在,好肯定是好,就是这一去,这一辈子就难得再见一次面了。
"一位老人说着说着,开始抹眼泪,其他人纷纷安慰。
"儿孙自有儿孙福,家里有人奉养你,他想去就去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