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战死赵人的亲人,大多都缀在秦军身后捡活干。
当王翦兑现承诺,将战死赵人赚来的粮食送到一个个妇孺手上时,妇人对秦军连连道谢,和孩子一起抓着没煮的干豆子吃,连流泪都顾不上。
直到他们稍稍填饱了肚子,麻木的表情才变得悲伤,眼泪才涌了出来。
还有人帮忙打扫尸体的时候,问守城赵军的尸体秦人是否需要。
若不要,对他们而言也是一顿饱饭。
他们看着尸体的眼睛都是绿的。
饥民易子而食,骨头上都没有几两肉可吃。
战死赵军的尸体上,肉可比路边饥民的尸体多。
王翦虽然知道赵人吃赵人这一幕传出去,大概会给赵军士气造成很大打击。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待我进城后,立刻开官仓赈济你们。”
王翦淡淡道,“你们缺粮,城中的富户不缺。”
他见那些饥民有些不满,补充道:“有粮吃,就不要吃人。
你们是人。”
说罢,他先拿出一部分粮草分与打扫战场的赵人,让他们把赵兵与战死的秦兵分开烧了,阻止他们吃人果腹。
秦兵的骨灰将由同乡带回家,赵兵的骨灰就地埋了。
王翦这样做并非仅仅是怜惜。
打下这片地后,这片地就是秦国,这些人就是秦人了。
吃腐烂的人尸容易出现瘟疫,会加大秦国治理的困难。
王翦要为之后治理赵地做准备。
王翦说到做到。
进城之后,就以城里官吏、富户、贵族抵抗秦军攻城为由,把他们的家搜了一遍。
金银细软用来犒赏将士;粮食补充了部分军粮后,都交给在先登中活下来的赵人,让他们负责赈济灾民。
王翦还选了城中会识字的贫寒士子帮忙巨鹿城。
“待攻克邯郸,朱襄公就会回来。”
王翦给这些赵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先拿这些粮食应急,待明年秋收就好了。”
王翦离开时,许多赵人留在了巨鹿城附近,开垦耕种几近荒芜的田地。
巨鹿城附近的田地都很肥沃,可惜没人种。
老弱妇孺逃入深山中可能还能活下去,待在平原肥沃的土地上耕种,才更容易饿死。
现在他们有了能支撑半年的粮,再多喝点水,混点其他草根树皮,现在种下救荒的土豆、大菽和野菜,极有可能活到丰收的时候,终于敢种地了。
现在正是春耕,本就该是种田的时候。
王翦留下了部分将士留守巨鹿城,顺便教导和帮助农人春耕。
他们都是南秦的兵,做这些事已经很熟练。
赵人怎么也不肯信王翦所说,种出的粮食都是他们的,秦国不仅不抢,还要减免他们一年税。
就算王翦搬出了朱襄公的名号,他们也不信。
不过不信也不妨碍他们种地。
只要种出粮食,就算被抢走大半,总还是能攒一些果腹。
秦国这位将军有句话说进了他们心坎里。
有粮吃,谁愿意吃人?人是不该吃人的。
巨鹿城破之后,王翦没有立刻南下攻打邯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