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鼎队长看出陆亢神色有异,便开口问道:“陆兄可是有话要说?”
陆亢点了点头,面色凝重地说:“确实有些疑问,既然五天前倭寇就已挑起事端,贵部也一再请战,为何你们到现在还没有做好战备呢?我甚至看到很多学员都枪都没有。”
李队长解释道:“你说的是八号凌晨倭军偷袭卢沟桥吧,吉团长早已于当日晚间率部收复了卢沟桥和龙王庙,倭军已然撤离。
目前敌我双方已经暂时达成了停火协议,而南苑又处于安全地带,所以并没有将备战状态提升到最高级别。
至于配枪问题,因为很多学员刚刚入伍,还没学过打枪,所以暂时也就没有配发。”
【*¥爱奇文学<ahref="
x.""
target="
_blank"
>x."target="_blank">
x.<a>"
target="
_blank"
>x.<a>@~最快更新】
原来事变爆发后,倭寇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于八日凌晨突袭了卢沟桥。
守军两个排的战士英勇奋战,最后全部牺牲。
当日夜间,第219团团长吉星文亲率一支150人的敢死队,又夺回了卢沟桥其及侧翼阵地龙王庙。
倭军当时在丰台只有一个加强大队,即上文提到的步兵第三大队,相当于一个营,加强了一个步兵炮队和一个战车队。
而第29军驻防宛平县城及卢沟桥一带的则是第219团第三营,也是一个加强营,配备4个步兵连,1个重迫击炮连,1个轻迫击炮连,1个重机枪连,共计1400余人。
论战力,倭军略微占优,毕竟他们有战车,但是第29军有坚固阵地可以防守,守军将士又极为英勇,曾用炸药包炸毁倭军多辆战车,所以倭寇连番进攻都被击退。
由于作战不力,7月11日晨,倭军统帅部做出了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还命令由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皖一郎中将为华北驻屯军司令官。
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后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
为了麻痹第29军高层,为调兵争取时间,倭国假意与北平当局达成停火协议:一、双方立即停止射击;二、倭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华夏军队撤至右岸;三、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所部承担。
到昨天早上,倭军撕毁协议,再次试图攻占宛平,但第219团严阵以待,倭军见占不到便宜,只好又灰溜溜退兵。
目前在华北,倭军只有一个加强旅团,兵力大
致约为5700余人。
另外在冀东,有所谓“防共自治政府”
的伪军1.7万人,察北有伪蒙军约4万人。
但是两支伪军战力有限,相隔较远,倭军真正能动用的还是驻屯军步兵旅团。
而第29军目前拥有四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外加三个独立旅,还有平、津、冀保安队,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其中至少有一半可用于平津作战。
由于实际控制了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座大城市,华北收入项下的关税、盐税、统税及铁路邮电等收入均被截留,因此第29军的装备也不错。
士兵人均新式捷克步枪一支,刺刀一把,连有轻机枪6挺,团有迫击炮连、重机枪连,师有山炮或野炮营、高射炮连或营等。
这种配置,别说一般的地方军阀,就连中央军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嫡系精锐能够达到。
正因为有这样的实力,第29军上下普遍对倭寇警惕性不够。
卢沟桥事变都过去五天了,真正处于临战状态的仍然只有一个第219团。
其余部队大多在等待命令,或者干脆认为倭寇不敢动手。
因为从去年开始,类似卢沟桥事变的冲突已经发生好几次,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认为最后多半又是“和平解决”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