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可以事后拜读,但她喜欢上了看李恒一字一句现场创作的画面,那种心灵上的感觉无比强烈,十分享受。
李恒问:“老师,李然他们连夜去青城山了,赶着明早看日出,你怎么不去?”
王润文扶扶眼镜,微笑道:“有点累,不想动了。”
闻言,李恒点下头,酝酿一番情绪后,开始写作。
写“都江堰”
篇。
此篇幅较大,纵使他下笔如有神,也从晚上8点写到凌晨过才结束。
他娘的,手都酸死了,就在他揉揉手腕放松自己时,他感受到身侧有一双目光正定定地盯着他。
出于本能,李恒转头望过去,刚好同一双漆黑的眼睛对上,瞬间两人对视着,你看我,我瞧你,屋内变得更加安静。
此时窗户是开着的,淡淡的月光透过木质窗棂印在她脸上,仿佛形成了一层晕圈,把她的性感和美丽糅杂在了一起,格外吸引人。
李恒没话找话,打破此间沉寂问:“老师,有没有人说过你很有魅力?”
“呵呵!”
王润文呵呵冷笑一声。
回过神的她,右手往后潇洒地撩下头发,站起身来到窗前,把另一扇关着的窗户也打开了,尔后双手抄胸、凭栏望向天边的明月发呆,一动不动。
李恒注视了会她的背影,稍后才把注意力重新投入到新写的篇章上,拿起笔开始逐句逐段地进行精修。
写过书的都知道,从头至尾精修往往比新写一篇还难,花费的精力可能还要更多,这也是好书都是靠磨的说辞由来。
这就好比少女和少妇的区别,少女往往更容易知足,而少妇,哼哼,腰断了人家都不一定满意,还死鬼死鬼骂着。
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时间往往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间,夜更深了,就在李恒精修完一遍、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的时候,王润文从外面端了两碗牛肉面过来。
满是红油,每碗上面都盖有四五块牛肉,李恒好奇问:“老师,都这个点了,你这是哪里弄的?”
王润文说:“我让店老板亲手做的。”
李恒心领神会,“花了不少钱吧?”
王润文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递了一份报纸给他:“这是楼下前台拿的,恭喜你!
《活着》单行本累计销量达到了93.7万册。”
这些天,他一直在忙着写作,没怎么去关注外面的消息,几乎与外界脱钩了。
听闻,他顾不得吃面条,连忙拿过报纸细细读了起来。
王润文没打扰他,提着水壶又去了趟楼下,打满水上来。
李恒把新闻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激动说:“才短短一个月啊,真没想到,没想到卖了这么多。”
王润文微笑不语。
李恒抬头看她,“老师,报纸上预测100万销量指日可待,我要成为富翁了。”
王润文拿一碗面条放他跟前,“这销量你可以获得14万版税,你已经是富翁了,来,快点吃面吧,不然坨了。”
“诶!”
奋斗了这么久,李恒着实饿坏了,高兴应一声,拿起筷子三下两下就吃了起来。
他吃东西有个陋习,先吃好的,再吃差的。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从小就活在二姐的阴森恐怖之下,碗里一旦有好的菜,比如猪肉之类的,那肯定得先紧着往嘴里送哇,要不然就被人抢没了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