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中国将真正跟上世界技术革新的潮流,把洋务落到实处,不再受制于人。
报纸以耸人听闻的数字标明,将涉及上亿两白银的出口额度,为中国带来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
杨浩的的作为,可谓功在当今、利在后世,说是中华之希望也不为过。
报纸上没有说具体是什么生意,小道消息却早已传遍朝廷。
光绪皇帝掀翻御书案,指天骂道:“胆大妄为,简直无法无天!
公然背着朝廷出卖军器,他杨氏心中还有没有王法?!
有没有朝廷?有没有我这个皇帝!
?”
大清国,私藏军器都要砍头,更别说制造还成批的往外卖。
以前杨浩的武器来源都保密,还当是他从外洋购进的,又因为需要新军打日本人,朝廷也就忍了。
现在倒好,他居然在纠集一群当世最豪富的商民,公然准备设厂生产出售,这就是在挑衅朝廷的法度和尊严了。
不管之前对杨浩有多少好感,光绪皇帝也绝对不能容忍下去,他召集重臣,疾言厉色的呵斥:“尔等到底是怎么办事的,竟任由那杨氏肆意妄为?大清江山都要不稳当了!
到底怎么个做法,朕要你们立刻拿出章程来。”
李鸿藻作为清流领袖,朝臣魁首,一言决断:“杨氏必须铲除!
陛下可下旨谕令辽东各部,兴兵将新军全体拿下!
而后令山东巡抚李调兵南下,扫平其巢穴!
如此敌患可一股而定。”
孙毓汶却喝问:“下旨容易,可如今辽东战事正酣,日人犹在进击,正需要新军抵御的关口。
若是逼迫他们做反,与日军并力北上,谁人挡得住?坏了祖地龙脉,谁可担得起那重则?”
李鸿藻冷哼道:“与日人谈和,息止战争可也。
他们不就是想要高丽么?给他!
区区一个藩国,比不得大清安危。
如此,也正好全了洋人们宣扬的所谓独-立进步。”
以前他是不敢明目张胆吆喝谈和的。
杨浩那一句“敌未出国门言和者为国贼”
给拿住了,现在却有了正当理由,反把杨氏打成国贼。
倒是另有比较清醒的大臣提醒:“诸位,杨氏可没说他出卖军器,我们如今知道的只是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
倘若就此动作,岂不是要被国人看成是欲加之罪?”
李鸿藻叫道:“那俄国洋人提供的消息,还能假了不成?”
孙毓汶连连摇头:“不妥不妥,总要见到白纸黑字方才妥当啊!”
(未完待续。
。
)
ps:ps: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
祝大家元旦快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