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仍旧呆在颐和园没挪窝,各大臣基本都要每天跑去汇报工作,聆听圣训。
等天津那边的消息传来,确定杨浩与英国人彻底决裂,并有向京城推进的企图,她终于按捺不住,果断移驾皇宫,再次垂帘听政。
这一天,皇宫内“叫大起儿”
,也就是大朝会。
京城之中四品以上官员都要到乾清宫听诏,等皇帝接见并奏事,只不过这次的话事人干脆换成了西太后。
外头革命军闹得人心惶惶,京城之中的官员不管是哪一派的,凡是忠于大清的,无不感到芒刺在背,什么帝党后党的也顾不上撕扯,心思都用到怎么对付杨浩身上了。
数以百计的满汉文武大臣把九卿朝房挤得满满当当,殿里殿外的人头攒动,全都塌腰含胸耷拉着肩膀,两眼望着脚面儿,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声。
这等紧要关头,谁也不知道再次把帘子挂起来的老佛爷会怎么整。
万一一个表现不好腻歪了她,可没好下场。
光绪皇帝依旧坐在御座上,整个人瘦的一把骨头,腮帮子上浮现出及其不健康的红晕,两只眼睛唰唰放亮儿。
在场的高官们多半是学富五车,打眼一看就知道皇帝最近熬的厉害,只怕已经伤了元气。
面对一声不吭的大臣们,光绪强打精神问:“杨逆与英国开战,朝廷该怎么办,都拿个法子出来。”
刚毅对杨浩恨之入骨,大喇喇的道:“咱们不用管,随便他们狗咬狗,打个稀里哗啦才好!
得了这空儿,让各省督抚加紧练兵,我就不信有了几十万新军,还平不了他区区叛逆。”
光绪心里大概觉得这厮就是个白痴,眼皮都没眨一下,继续淡漠的望着众人。
李鸿藻之前丢了不小的面子,又因为主动联络列强引狼入室的事儿弄得灰头土脸,如今说话格外小心,捋着胡子道:“洋夷毕竟要占我国土,倘若与其过从太甚,只怕对天下臣民不好交代。
以臣之见,不若传谕各国务必确保不使战火涂炭国境。
让他们去海上打去。”
清流们显然还有点羞耻感,这话引来不少人的附和,不过动静都弱弱的,没那么理直气壮。
刚毅却看不惯这些家伙,冷哼道:“洋人要那么好说话,何至于弄成今天这样?让他们离开远点儿。
他们也得肯呐?”
李鸿藻心中大骂:“当真蠢货!
这种事情做好表面功夫是紧要的。
洋人是不是照办根本不重要。
关键是你把话说在明处,让天下人都看到咱们的态度!”
摇摇头,老家伙不吭声。
光绪帝脑袋一转盯上装憨的鬼子六恭亲王:“恭王办理洋务军机,对此有何见解?”
恭亲王奕欣本不打算出头,现在只好含糊不清的应付:“朝廷总是要自强为本,洋人贪婪无度,一旦发觉难以剿杀杨逆,难说其会不会狼狈为奸。
不可不防啊!”
光绪帝点点头:“还算是句明白话儿。
既如此,朝廷变法革新之举便不可遽停,须得加紧推进,方能阻止杨逆蛊惑人心,坏了纲常伦理,动摇根本呐。”
他又去看荣禄:“新军编练近况如何?”
荣禄闷声道:“回皇上,武卫军正在整编,但若想募集齐了十万兵马,须得数千万两银子,眼下户部筹饷不足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