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这一条。
国内没人能争得过他。
变化当然还是有的,放眼四处,可见沿街的墙壁有的已经粉刷一新,更多的则刷上了各种标语口号,街头竖起的电线杆子上,有线广播大喇叭已经率先挂好,把来自奉天或者天津的信号实时的传递给本地民众知道。
不少已经剪了短发、换了西式衣服的青年志愿者,身披绶带手里拿着大量的传单,声音嘹亮的在街头宣讲政策,招揽人手,分明是在建立基层统治力量。
谭嗣同当即对从人道:“军政府的基层工作推进之速,超乎想象。
我党若要争取民心认可,需要紧紧跟上,不能只停留在上面。”
从人凛然受教。
他们也都发现了,那些志愿者的作用比想象中还要大!
通过交流得知,这些人有北洋大学的学生,有京津直隶科举不第的书生,更有许多来自大江南北,经过短期培训之后,拿着教材照本宣科的来这里积累经验,以待将来竞争基层干部的职位。
这些人普遍年富力强,多在十七八到三十岁之间,普遍受过完整的基本教育,至少也是秀才出身,还有大量的举人。
而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是那种凭着自己聪明勤奋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的真材实料,只是没能通过京城会试而已,才干学识一点都不缺。
此类人在全国各地沉淀了成千上万,培养好了做起事务,并不比进士及第的那几百人差多少。
并且他们没有进士老爷们的倨傲自满,肯沉下心来踏实做事,在新朝新政府中,却又比那些人有着更为光明的前途。
军政府可是允许在职进修的,一边从政一边还能得到大学学历证书,此等好事儿傻子才不干呢!
谭嗣同等人可以想见,只要这群人历练出来,成为基层干部官员,登时就能成为全国同类人群的表率。
到时候,大多数在观望的读书人不用号召,自然会蜂拥而至,大肆支持军政府。
而跟杨浩更为亲近的以严复为首的社民党,顺水推舟的把这大批才干之士纳入囊中,不用费力就能获得多数的基层影响力。
到时候在新政府决策席位中,他们一定会成为多数派,总揽大权。
“不能放任对手那么轻易的攻城略地啊,总是浮在上面一定会吃亏的。”
谭嗣同为首的共和党里,多数是老派的地主士绅和新生代的工商业主,在杨浩的文章中,是一股代表着进步资产阶级利益的传统型力量。
他们多数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上层关联,直接或间接的成为旧式封闭统治的既得利益者和帮凶。
虽说在杨浩的阶级斗争理论中,他们并非要被革命和斗争掉的那一部分,但比起彻底而广泛的无产阶级,总体力量无疑要弱了太多,并且他们认同的许多理念和约定俗成的东西,都是要被改变革新的。
如果继续顽固守旧不思进取,下场可想而知一定是不妙的。
换做是以往那种改朝换代。
他们或者还能抱起团来逼迫政府妥协。
毕竟他们都是士绅群体。
是帝王统治必不可缺的中坚力量。
是上层与下层之间绕不过去的纽带。
但在杨浩的新政之中,很显然他们的存在价值被无限削弱。
随着稳健推进的全民扫盲和启蒙教育的实施,广播设备的跟进,政府完全可以绕过他们直接把思想精神传递给底层的每一个人。
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全民读书识字”
的状况下,现有的士绅们最大的依仗被一举削平。
可怕的是,杨浩年轻,又有用不尽的钱财来支持这一事业的推进,更掌握世间最强的军队。
想要干涉阻拦都无从下手。
为今之计,只有尽可能的争取民心,稳固本阶层的存在,维护本阶层的利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