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忘记。
科研是需要积累的。
美国以当前投入资金数量比例的时间,长达七八十年甚至更久!
一百多年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而从来不吝惜在技术研究上面你的投入。
中国达到人家的投资水平,也不过是一两年的事儿。
即便是从建国初算起来,整整六十年积累下来,投入总量也没有对方的百分之一!
想要用人家百分之一的投入在各个领域全面追上,只能说,这个想法比做梦还离谱。
搞技术研究必须脚踏实地,一丁一点的追赶。
百年之间的基础材料学投入差距,绝非十年二十年的突然暴增投资就能磨平。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诚哉斯言。
回头再看当下代表着十九世纪末世界工业最高水准的装甲巡洋舰,他们本身已经竭尽所能了。
非是不想把战舰造的更大,这里头除了理念上的改变之外,最实际的冶金技术,龙骨强度解决不了,你弄得再大也只是一条豆腐船。
高速下机动姿态稍微不那么规整,就可能把自己整散架了。
所以看到“天津号”
那么大块头儿还玩漂移,登时有种吓尿的感觉。
彼此距离在十公里左右,遭受重创的两舰远远能大约看清对手的模样。
“天津号”
那跟他们差不多的宽度,却长出将近一倍的细长舰体,让人极其担心在那么高的航速下做急速转向,会不会把腰折断。
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不但没断裂也没倾覆,还能始终保持稳健的姿态,转向完成后快速的恢复平衡,连颠簸都算不上,甚至能看到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倾斜角在,那诡异的三联装火炮居然就迫不及待的开轰!
差着一百年的战舰设计理念和水平,一百多年的材料冶金建造技术,意味着完全没法追赶的巨大鸿沟。
杨海卫经验丰富而胆大,根本不等战舰自己恢复平稳,立即在侧向对准两条冒烟敌舰的时候下令开火!
三座主炮塔以大仰角对准远处的显著目标柔软的腰肋,悍然打出多轮的齐射!
“轰!
轰!
轰!”
超越时代的长身管八寸炮撼动大洋,合力发出的瞬间冲击高压把舰体右侧水面扫出一片足以撕碎一切的狂飙漩涡!
后坐力匀称的散布到舰体之上,将修长的钢铁之躯催动着迅速的向左找平。
一波九发弹头高速破空,以可怕的精度在首位装甲巡洋舰前后左右密集落下,忽然一发横穿进入腰肋,可怕的动能犹如撕扯纸片一般的贯穿进入内层舱室,爆炸产生的澎湃冲击四面狂飙,从薄弱的水平装甲上扯出吓人的大窟窿,将一股浑浊的烟火肆无忌惮的播撒开来!
一轮爆炸之后,浑身冒烟的巡洋舰突然颤抖着发出一声沉闷的吼叫。
却不是死物复活。
远远的就见一团炽烈的焰火陡然向上腾空窜起。
同时一道肉眼可见的冲击波席卷无穷碎块掠起海水急骤的推展,形成一道覆盖一公里直径的冲击面,并在冲入天空数百米的黑红伞盖之下汇聚成一株硕大无朋的蘑菇!
那条巡洋舰弹药堆起火,爆炸将其撕成了碎片!
后面那条同样受伤的战舰看的是魂飞魄散,吓得不顾一切玩命奔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