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黍心不在焉地点头。
张端景望向赵黍:“我听说东胜都发生了一些事?”
赵黍一怔,随后说:“我被九黎国的探子刺杀,幸好躲过一劫。
不过后面事情牵连甚广……老师莫非都知道了?”
“我刚从宫城过来,已经大致清楚。”
张端景说。
“那估计也用不着我说了。”
赵黍手足无措起来。
“你在害怕?”
张端景问。
赵黍点点头,张端景则说:“九黎国这伙刺客你尚且能够应付,有何可惧?若是更厉害的人物,也不会轻易冒险深入华胥国。”
赵黍抬眼望向张端景,心想老师您不就是冒险前往有熊国了么?而且还是不声不响搞出这档子事。
“我倒不是害怕这个。”
赵黍鼓起勇气说:“老师您应该知道,我当初上了崇玄馆的马车,也得到梁国师的指点帮助,才能够拿下那帮刺客探子。
此事貌似让安阳侯很不满,他要我稍后觐见国主时,回头攀咬崇玄馆,说自己受梁国师胁迫。”
张端景闻言不语,目光深邃。
赵黍嘀咕道:“我也知道,安阳侯他们一直希望扳倒崇玄馆,觉得我若是受了梁国师恩惠,就会让崇玄馆摆脱参与行刺的嫌疑,搞不好连同鸠江郑氏也会度过险关。
可是现在最紧要的,难道不该是防备九黎国么?他们都敢让潜伏多年的探子冒险行刺,不就说明战火一触即发么?这种时候朝野上下不思应对外敌,却为了权势地位争吵不休。
我……我很害怕,却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
张端景问:“那你觐见国主时,打算怎么说?”
赵黍摇头:“我不知道,老师您能否教教我?”
“你问出这句话,说明你心中并不认可安阳侯的说法。”
张端景一眼看穿,又问:“你当初为何跟崇玄馆的人离开?是被胁迫?还是被诱惑了?”
赵黍闭目深思良久,最后说:“都不是,我是自愿的。
我之前被人刺杀,郑思远与贺当关都中毒倒下,心中本就憋了一股气,确实怀了报复的想法。
如果能够亲手斩杀了那帮刺客,我觉得能够出一口气。
就这么简单,没有其他心思。”
“你很少这么冲动。”
张端景说。
“东胜都这个地方,太憋闷了。”
赵黍感叹:“这里的确繁华富庶,我却感觉自己困在一个小小天地,不得伸张。”
张端景阖目沉默,赵黍也不知道老师作何想法,只怕自己这番话又辜负了老师的好意。
等张端景张开双眼,再次望向赵黍,言道:“稍后觐见国主之时,你有话直说,不违本心就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