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黍朝传令兵轻轻挥手,如今他面对这种战况剧变,也不至于仓皇事态。
“看来当初那帮未被彻底剿灭的豕喙民又重新聚集起来了。”
赵黍手指轻敲桌案:“只是从急报来看,兵甲稀少的豕喙民,不知为何多了一批军械,甚至敢冒险进攻县城。
诸位怎么看?”
赵黍处事未见慌乱,一众参军也安定下来,传阅急报后言道:“陈芦县城垒还算坚固,九黎蛮子不过数千,一时之间应是无法攻破城池。”
“不可轻忽!
如今陈芦县也在向蒹葭关转运粮秣,城中府库充盈,一旦城破,百姓遭殃不说,九黎蛮子得了粮秣军需,立刻能转战别处!”
“那就是要分兵救援?可韦将军刚说要三营兵马!
这样关内只剩一万多兵丁了!”
“不止!
关城百姓征发起来,也能临时协助守城。
而且还有几千刑徒兵,不用白不用!”
“关城百姓虽然多有世代为兵,可这些年不是务农便是行商,哪里还有几个会厮杀的?至于刑徒兵,你敢带着他们离开蒹葭关吗?”
“那便因循旧例,参战者罪减一等,斩敌人首者免罪。”
“笑话!
不额外分兵看守,你带着他们离开蒹葭关就能跑散一大半。
不倒戈去九黎国,给蛮子带路就算你祖上积德了!”
“扯那么多,你难道要看着陈芦县被攻破吗?”
“够了!”
赵黍一拍桌案,喝声如雷,气势如山,慑住在场众人。
“陈芦县要救,我们不能将一城得失赌在九黎蛮子不擅攻坚上。”
赵黍神态凝重:“倒不如说,这帮九黎蛮子绕过蒹葭关,主动攻打县城,本就十分离奇。
我怀疑此事有诈,很可能是围城打援之计,好将蒹葭关守军引出关城,从而使得在外征战的韦将军断了粮道退路。”
参军们彼此对视,然后拱手问道:“赵长史,还请您定夺。”
“韩校尉,你领甲乙两营,前往救援陈芦县。”
赵黍望向下手一人:“我稍后会登坛做法,召遣吏兵侦察敌情。
但你须牢记,一路上仍要多派斥候哨探,但凡山林起伏之地都要细细侦察,以防伏兵。”
“得令!”
韩校尉答道。
“这枚符咒你拿好。”
赵黍起身递给对方一道符咒:“术法虽然有用,却会受天时地利所扰,亦有蒙蔽之时。
倘若你附近有九黎国伏兵,耳边自然会听见传讯。”
“多谢赵长史赐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