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黍拿着牢城名册,望向远处赶来的贺当关,问道:“数清楚了?”
“数清楚了!”
贺当关说:“牢城之中有刑徒三千五百四十人。”
“哦?”
赵黍眉毛轻挑,望向牢城曹掾,晃动手上名册:“这里面分明说,如今在押刑徒总计五千八百七十三人。
现在少了两千多人,关城之外又没有其他劳役,不知这些刑徒去了哪里?”
牢城曹掾脸上汗珠暗生:“这……请容小人再去清查。”
“跑什么?”
眼见牢城曹掾拔腿要跑,贺当关一伸手就将他揪住:“贞明侯还没让你走!”
赵黍面无表情,说道:“给你一个机会,说清楚其他刑徒去向。”
“被、被高平公要去了。”
牢城曹掾抖若筛糠。
“高平公索要刑徒作甚?”
赵黍又问。
“听说是为了兴修庄园别业。”
“此事在韦将军接管蒹葭关后,为何不上报?”
赵黍皱眉喝问。
牢城曹掾吓得哭泣:“小人以为高平公已经跟韦将军说过,所以……还请贞明侯饶恕小人罪过,小人这就去求高平公放还刑徒。”
“你算个什么东西?你去求,高平公就会放?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赵黍一摆手:“拖下去,斩首,悬首城头。”
牢城曹掾被兵士拖走,一路上求饶嚎叫不绝,令人胆寒战栗。
此时有参军上前,略带敬畏之意,低声询问:“赵长史,此举是否过于操切?”
赵黍摆手:“此事断不可轻忽。
我知道你们心思,这牢城曹掾是高平公主事时留下的人手,怕我会因此与高平公生出嫌隙。
殊不知私自把刑徒放走,遗祸更大!
这牢城曹掾负责掌管刑徒,拿着出入关城勘合,私自送出数千刑徒,还隐瞒不报,万一事后将敌国兵士冒充成刑徒送还关内,你我皆大祸临头!
前线激战正酣,后方仍这般疏忽,此人怎能不杀?我不止要杀他,还要亲自去信高平公,将那两千多刑徒要回来!
说不定还要上书参劾!”
“赵长史!”
另一位主簿连忙劝道:“高平公乃是国主宗亲,镇守蒹葭关多年,功劳卓著,贸然参劾大为不妥!
卑职愿亲自说服高平公,晓以利害,让他放还刑徒。”
“那就由你去办!”
赵黍也是被气到了,他没想到高平公如此放纵,为了兴修庄园别业,竟然敢讨要刑徒,全然忘了眼下两国交兵的现况。
要不是国主宗亲这重身份在,赵黍早就带兵杀过去,将高平公点了天灯、抄没家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